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其中城镇人口为66557万人。自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我国人口年平均增长0.57%。

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其中城镇人口为66557万人。自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我国人口年平均增长0.57%。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总人口为1339724852人,其中城镇人口为66557万人。自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我国人口年平均增长0.57%。图9中四幅图是我国1953、1982、2000、2010年四次人口普查的金字塔图,图10中A、B两点是2000、2010年的人口年龄结构图。读图完成19~20题。


小题1:根据统计数据,正确的判断有
A.图13中②图表示2010年人口普查结果
B.图13中④图表示1982年人口普查结果
C.图14中B点表示2010年人口普查结果
D.图14中A点与图13中③图相对应
小题2:第六次人口统计数据表明我国
A.城市化发展迅速,已进入成熟阶段
B.已进入人口低速增长阶段
C.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劳动力不足
D.计划生育政策效果显著

答案

小题1:AC
小题2:BD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断。根据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判断:1953、1982、2000、2010年分别对应①③④②。所以A选项正确。图14中A对应2000年,B对应2010年。所以C选项正确。所以本题选择AC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城市化的概念;人口增长。根据资料分析,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但目前水平仍然较低,人口增长已经进入低速增长阶段,计划生育政策效果显著。所以本题选择BD选项。
举一反三
图16和图17分别表示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在产业和空间转移的流向(占总量比重),读图和表2,完成下列问题。(16分)
(表2) 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
流出
省(市)
贵州
四川
湖南
江西
河南
安徽
其他[
占总量比重(%)
6.1
16.1
10.6
8.6
8.3
10.6
39.7
流入
省(市)
福建
北京
上海
江苏
浙江
广东
其他
占总量比重(%)
5.6
5.6
7.2
5.6
8.9
35.5
31.6

(1)据图,分析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6分)
(2)椐表2,分析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说明主要原因。(4分)
(3)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
项  目
2010年
2020年
2030年
人口(亿人)
14.42
15.47
16.00
粮食总消费量(亿千克)
6056
6838
7360
人均粮食需求量(千克)
420
442
460
 
材料二:1999-2003年我国耕地变化情况分析
年份
开发复垦增加耕地
万Km2
耕地合计减少量
万Km2
各种因素造成的耕地减少比例(%)
生态退耕
农业结构调整
建设占用
自然灾害毁损
1999
40.5
84.2
46.9
12.7
24.4
16.0
2000
29.1
125.4
60.9
21.2
13.0
4.9
2001
20.2
183.0
71.2
5.4
19.7
3.7
2002
26.0
202.7
70.3
17.2
9.7
2.8
2003
31.4
284.4
78.6
11.6
8.0
1.8
 
资料来源:《1999-2003年国土资源部土地变更调查》
(1)我国粮食中长期消费的趋势是____         ____                    。其主要原因是                                    。(5分)
(2)我国开发复垦增加耕地最多的年份是                  年;耕地减少最多的年份净减少量达          万平方千米。(2分)
(3)1999-2003年间我国耕地数量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而因自然灾害损毁造成耕地减少的比例相对         (增加/减小)。(2分)
(4)试从我国的气候、地形和水资源特点三方面分析评价我国粮食生产的条件。(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在“十一五”规划时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据此完成1-2题:
小题1:这种划分是按:(    )
A.单一指标划分的B.自然指标划分的
C.综合指标划分的D.地理位置划分的
小题2:关于所划分功能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范围B.各区域内部的特征完全一致
C.各区域间都有十分明确的界线D.各区域开发政策和措施完全一样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4为“甲、乙、丙、丁四地的近年人口统计图”,回答下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为高、高、低的人口增长模式B.乙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C.丙地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D.丁地的生产力高度发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图,回答23~24题。

小题1:图中所示2000年中国人口流动特征是(   )
①上海和江苏迁入人口之和与四川迁出人口大致相等
②农村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比重约为22%
③图中人口迁出的6个省份均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
④图中人口迁入的6个省份均位于东部经济地带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小题2: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对迁入区的影响是(  )
①提高城市化水平 ②改善环境质量   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④增加交通压力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