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美国农业带”,回答题。小题1:图中序号代表的地域中,属于冬小麦区的是A.①B.②C.③D.④小题2:图中序号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中,可能形成谷物生产和饲养牲

读图“美国农业带”,回答题。小题1:图中序号代表的地域中,属于冬小麦区的是A.①B.②C.③D.④小题2:图中序号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中,可能形成谷物生产和饲养牲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读图“美国农业带”,回答题。

小题1:图中序号代表的地域中,属于冬小麦区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图中序号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中,可能形成谷物生产和饲养牲畜相结合的混合农业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3:该区域的商品谷物生产比欧洲具有竞争的优势体现在
A.交通运输便利B.地广人稀C.工业发达D.科技先进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B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示的地理位置分布判断:①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的北部,为春小麦带;②位于乳畜带的西南部,判断为玉米带;③位于玉米带的南部,为冬小麦带;④位于密西西比河的中下游地区,为棉花带。
小题2:根据图示的粮食作物只要分布于中央大平原的中部和北部地区,东北部为乳畜带,故判断②处于种植业和养殖业的过渡地带,可能形成混合农业区。
小题3:欧洲人多地少,故商品率低,而该美国中央大平原地区,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广阔,且地势平坦,故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而形成商品谷物农业。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美国农业专业化地带的分布概况,并结合世界区域地理的概况和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分析即可。
举一反三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读图回答题。
小题1: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A线和B线两个方案,B线方案与A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A.线路较短,工程量小B.坡度较平缓跨越的等高线少
C.不用修大型桥梁,又少占耕地D.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大
小题2:图示区域的开发,有以下四种方案,较为合理的是
A.山上种茶树,山下种水稻
B.山上修梯田,种荔枝,山下种蔬菜、花卉,养奶牛
C.山上营造水源林,山下种小麦
D.山上修梯田,建水库,山下发展种植园农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地区的生产模式分布示意图,回答题。

小题1:影响图示地区不同生产模式分区的主导性因素是(  )
A.水分B.土壤C.地形D.热量
小题2:过渡带最不适合开展的活动是(  )
A.灌草种植 B.畜牧业C.小麦种植D.耐旱树木种植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区位选择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首选考虑的问题,据此回答题。
小题1:下列不属于影响农业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的是    
A.气候B.科技C.土壤D.地形
小题2:影响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气候B.地形C.土壤D.水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图中M表示我国某县2005年农产品产值构成。读图回答题。

小题1:该县花卉种植业的产值约为(    )
A.50%B.30%C.85%D.20%
小题2:该县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城郊的“都市农业”,以下适合“都市农业”发展的产业部门有
A.水产业B.商品谷物农业
C.观光农业D.水稻种植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地区农业资源利用评价表(单位:%),回答题。
评价类别
农作物A
农作物B
农作物C
满足
程度
热量满足率
22
22
16
水分满足率
79
84
84
土壤养分满足率
84
84
84
社会经济因素满足率
76
29
42
资源
利用率
光合潜力利用率
11.3
4.4
4.5
光温潜力利用率
51.0
20.2
29.0
气候潜力利用率
64.2
24.1
34.7
气候—土壤潜力利用率
76.4
28.7
41.4
小题1: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
A.光照B.气温C.降水 D.土壤
小题2: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最主要优势条件是(  )
A.气温B.降水C.土壤D.社会经济因素
小题3:该地区最适合种植的是(  )
A.农作物AB.农作物BC.农作物CD.农作物B和C
小题4:该地区可能是(  )
A.长江三角洲B.珠江三角洲C.松嫩平原D.河西走廊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