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这样看待中国的:他把中国划分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四个区域。据此回答问题。小题1:关于“银色中国”、“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这样看待中国的:他把中国划分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四个区域。据此回答问题。小题1:关于“银色中国”、“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这样看待中国的:他把中国划分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四个区域。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关于“银色中国”、“金色中国”、“绿色中国”和“黄色中国”四个区域分别指:
A.青藏高原、西北大漠、南方地区、黄土高原
B.西北大漠、青藏高原、南方地区、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南方地区、西北大漠
D.南方地区、西北大漠、青藏高原、黄土高原
小题2:关于各区域某些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A.“黄色中国”—— 山河相间
B.“银色中国”—— 银装素裹
C.“金色中国”—— 瓜果甘脆
D.“绿色中国”—— 龙舟竞渡
小题3:各区域与其主要原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A.“黄色中国”—— 海拔高度
B.“金色中国”—— 海陆位置
C.“绿色中国”—— 地形起伏
D.“银色中国”—— 纬度位置

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B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
小题1:“银色中国”是指青藏高原,冰雪覆盖;“金色中国”是指西北地区黄沙滚滚;“绿色中国”是指我国南方地区,植被四季常绿;“黄色中国”是指黄土高原。
小题2:山河相间形容我国横断山区,不符合黄土高原的特征。
小题3:结合上题分析,黄土高原是由于风力沉积作用,A错误;金色中国是由于地处内陆,故气候干旱,沙漠广布,B正确。“绿色中国”是由于南方地区纬度低,受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影响;“银色中国”是由于海拔高。
举一反三
该图为“某区域模式图”,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
B.②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
C.③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
D.⑤区土壤盐渍化普遍
小题2:关于图中各区域河流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B.②区河流春汛长于夏汛
C.③区河流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D.⑥区河流汛期短,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小题3:深秋时节,一旅游者从图中某区域乘火车外出旅游。出发时落叶纷飞,满目金黄,穿过重重隧道后,暮然树木葱郁,山清水秀。火车经过的区域是:
A.从①到②B.从②到④C.从③到⑤D.从⑤到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图中A、B为水文观测站,E、F图分别是A观测站附近不同季节的河流状况,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关于某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河段某江的水源补给主要靠冰川和雨水
B.图示地区流量最大多出现在7、8月份
C.A、B两水文站测得流量变化大的是A水文站
D.A处为“V”型河谷.B处为槽型河谷
小题2:有关E、F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正确的是:
A.F图中沙洲的形成只与地转偏向力有关
B.水文站测得的流量A>B时, A附近河流状况是F图
C.附近河流状况是E图时,地下水补给河水
D.A附近河流状况是F图时.水文站测得的流量小
小题3:在AB两水文站中,若B水文站观测的流量明显比前几年稳定得多,说明:
A.淮河中上游防护林建设的好,水土流失大大减少
B.洞庭湖退耕还湖,成绩显著
C.三门峡水利枢纽调蓄洪水能力显著
D.该地区降水比往年的变化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绿洲是荒漠中的明珠。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下列山地中,乙图所示地形发育较好的是:
A.长白山麓B.武夷山麓C.祁连山麓D.横断山麓
小题2:甲图所示地区的农业生产类型主要是:
A.种植业B.畜牧业C.混合农业D.林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结合下列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

甲图表示我国某省区干湿状况图  乙图表示该省附近的黑河流域示意图
(1)请判断黑河的终点大致位于甲图中A、B、C中的哪一处?       。(1分)
(2)A、B、C三处的天然植被依次为                              。这体现了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          ,这种植被变化也体现了自然带             的分异规律。(5分)
(3)黑河的河水主要靠                补给,该流域内如果进行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将会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解决的措施是:                 
                                                                    。(5分)
(4)该图是俄罗斯的地形分布图,对比图乙,分析其农业发展的优缺点。(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中的甲图和乙图为我国的两个区域,读图回答有关问题(11分)

(1)目前两个区域开发的能源资源主要是:甲                           ,乙             ,将两区域连接在一起的大型工程是                ,这一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能源的跨区域            。(5分)
(2)两个区域内相同的经济作物是                。(1分)
(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两区域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分析两区域各自在外贸活动中货物运输采用的主要交通方式。(2分);                        
(4)乙区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解决该问题的措施有哪些?(至少2条)。(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