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闹海风是新疆阿勒泰地区的特有天气现象之一。2010年1月和2月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分别出现几次。闹海风是一种回流

(15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闹海风是新疆阿勒泰地区的特有天气现象之一。2010年1月和2月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分别出现几次。闹海风是一种回流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5分)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闹海风是新疆阿勒泰地区的特有天气现象之一。2010年1月和2月在新疆阿勒泰地区分别出现几次。闹海风是一种回流性大风并伴有吹雪、雪暴等天气。闹海风,又称诺海风。蒙古语,意思是疯狗的狂叫声。 
闹海风是如何形成的?吉木乃县气象局局长告诉记者,在吉木乃县城以东,自北向南依次排列着哈土山、马斯阔孜山、加勒哈甫山和萨吾尔山。这些山体均是自东向西,两山之间的峡谷,就是闹海风区。每到冬季,蒙古高原都会持续形成高压天气。蒙古高压的释放过程,向西就会形成越过准噶尔盆地的东风。在准噶尔盆地广阔的大地上,东风成不了什么气候。可向西,到了吉木乃县闹海风区,经峡谷挤压,风力骤然增强,加上沿途夹带的沙雪,形成了闹海风。
材料二 新疆版图

(1)阿勒泰地区的闹海风形成需要哪些条件?它会给当地带来怎样的影响?(5分)
条件是:
  影响:
(2)判断甲地地貌类型并简述其形成过程。(3分)
地貌类型:
  形成过程:
(3)新疆草原分布有什么规律?(2分)
(4)根据新疆自然状况,分析对新疆经济发展的影响。(5分)
答案
 (1)冬季;蒙古高压强盛期;有与风向一致的峡谷地形。(3分)
大风、雪灾给当地牧民和牲畜带来生活和生产不便;严重影响交通。(2分)
(2)冲积扇。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携带的物质在山前(山麓)沉积。(共3分)
(3)主要分布: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冲积扇地区;天山与阿尔泰山地区(2分)。
(4)有利影响:国界线漫长,有利发展边境贸易;光照充足,日较差大,有利瓜果和棉花生长;高山草场,牧草茂盛,有利畜牧业发展;新疆地貌类型多样,形成了奇特的自然景观,有利旅游业的发展;矿产资源丰富,有利采矿业、石油、化工业的发展等。(3分,答对其中3点即可,每小点1分)
不利影响:气候干旱,水源不足,不利种植业、耗水工业的发展;
地表沙漠、戈壁广布,生态脆弱,不利经济发展等。(共2分)
解析

举一反三
下图是我国某著名地形区典型地段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25~27题。

小题1:图示省区是(   )
A.著名的农林渔基地B.著名的粮棉油基地
C.著名的粮糖油基地D.著名的农林牧基地
小题2:下列有关①河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九曲回肠,流速缓慢B.江直水深,有利于航行
C.河道狭窄,水能集中D.属地上河,无水源补给
小题3:图示地区最有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A.沙暴、泥石流、洪涝B.寒潮、洪涝、干旱
C.台风、泥石流、地震D.盐碱、台风、洪涝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6分)读图和资料回答问题。


图21


 
1)简要分析说明广州、阿克苏全年水分盈亏情况及原因。(8分)2)新疆是我国棉花主要产区之一,简述该地区棉花种植的地区分布和区位优势。(10分)
3)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新疆霍尔果斯,南至广州,可将我国新疆以及从中亚地区进口
的天然气输往我国东部地区,简述天然气的跨区域调配对我国的有利影响。(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分)改革开放30年,我国社会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已形成从沿海到内陆全面开放的格局。根据材料完成:
材料一  我国甲、乙两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甲地区所在省份棉花总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占全球总产量的百分之八左右,与长江中下游流域、黄河流域并称中国三大产棉区。该区棉花已连续多年获总产、单产、商品出口率、调出量、人均占有量五个中国第一。
材料三  广州与阿克苏全年水分盈亏图

材料四  甲地所在省份2008年部分资料统计表
能源消费构成比重(%)
三大产业结构(%)
第二产业比重(%)
原煤
47.8
第一产业
17.8
轻工业
8.4
原油
23.9
第二产业
46.8
重工业
91.6
天然气
24.1
第三产业
35.4


水、风电
4.2





材料五  喀什经济特区,来自新疆地区代表在2010年两会正式提交的设立提案,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与五国接壤,有6个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开放,区位优势明显。
(1)据图说明甲、乙两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4分)
(2)据图甲说明该地区棉花种植区的分布特点。(2分)
(3)简要分析说明广州、阿克苏全年水分盈亏情况及原因。(4分)
(4)图乙区域是我国对外开放最早的地区,试比较说明深圳和喀什成为经济特区的优势条件。(6分)
(5)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据表中信息说明甲地所在省份要达到上述目标应采取的主要措施。(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黄河三角洲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与沿黄河经济带交汇点,黄河三角洲的开发建设,有利于资源的全国性优化配置,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黄河口及其附近地区的卫星影像图(图中左下角日期为拍摄日期)

(1)关于今后黄河三角洲造陆面积的变化,目前有两种观点:一是趋于减小是将会增长。你持哪种观点?理由是什么?(4分)
(2)目前,黄河三角洲有34.7万公顷荒地和12万公顷滩涂有待开发。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如何开发利用黄河三角洲的荒地和滩涂资源。(3分)
(3)黄河三角洲风力发电发展迅速,已初具规模。试分析该地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据此回答25—26题。

小题1: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区配较差的区域是      (   )
A.西北区B.西南区C.北方区D.南方区
小题2:影响西南区经济发展的主要不利条件          (   )
A.资源短缺B.地表崎岖C.市场狭小D.交通不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