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香港的印刷业发展很快,印刷能力曾占全球印刷市场的6%。由于加拿大等国纸张出口量减少,香港将部分印刷厂向广东省迁移。到200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

20世纪80年代,香港的印刷业发展很快,印刷能力曾占全球印刷市场的6%。由于加拿大等国纸张出口量减少,香港将部分印刷厂向广东省迁移。到200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世纪80年代,香港的印刷业发展很快,印刷能力曾占全球印刷市场的6%。由于加拿大等国纸张出口量减少,香港将部分印刷厂向广东省迁移。到200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香港、澳门)印刷能力已经超过美国东北部。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印刷工业和造纸工业分布图回答有关问题。

(1)珠江三角洲地区印刷业迅速发展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2)加拿大减少纸张出口的原因有哪些?
(3)广东省的造纸厂大多临近制糖厂分布,这样布局的好处有哪些?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发展造纸业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
(1)①市场需求量大②接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③有大量廉价劳动力④水陆交通便利
(2)①由于保护本国森林资源而导致造纸的原料减少 ②为了减轻造纸工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3)①工业的集聚形成规模效益 ②造纸厂可以利用制糖厂的甘蔗渣做造纸的原料
(4)原料的选取应避免砍伐当地森林;避免造纸厂的污染。
解析
   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应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和布局,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污染。造纸和制糖工业,属于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的企业,二者存在一定的投入——产出联系,布局在一起,不仅可以将废弃物循环利用,降低运输成本,而且有利于清洁生产,减少污染,保护生态。
举一反三
读两个三角洲图,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并回答下列问题。
    
(1)城市名 称: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F ________________,G________________。
(2)铁路线:H________________,I________________,L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已建立了两座核电站,其中位于甲图地区的是________________核电站,位于乙图内的是________________核电站。在这两个地区建设核电站的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4)甲图地区的沿江沿海地区是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基地,两地区共同的一种纺织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乙图地区的农业特色是________________。
(5)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范围逐步扩大,特别是________________地区的崛起,使乙地受到严重挑战。与甲图所示地区相比,乙图所示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处于劣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目前我国逐步形成了三大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和环渤海城市群,其中珠江三角城市群以大珠江为 核心,包括广州、深圳为龙头的两个副省级市和佛山、江门、东莞、中山五个地级市以及惠州的惠城区、惠阳市、博罗市、惠东县和肇庆的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市 和四会市。(如图)据此完成下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和美国的“硅谷”都是世界上著名的电子工业中心,与美国的“硅谷”相比,珠江三角洲的电子工业侧重于
A.劳动力指向型B.能源指向型
C.动力指向型D.科技指向型
小题2:21世纪,为减轻珠江三角洲的环境污染,珠江三角洲比重将增加的能源是
①石油  ②天然气  ③水电  ④核电  ⑤煤电
A.①③④B.③④⑤C.②③④D.②③⑤
小题3: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的重酸雨区,下列关于酸雨的说法错误的是
A.酸雨是指pH<5.6的降水
B.防止酸雨最根本的途径是减少氟氯烃气体的排放
C.酸雨不仅影响生物生长,甚至会腐蚀建筑,还会危害人类健康
D.该地区的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红三角”经济圈包括江西赣州、广东韶关、湖南郴州的8万平方千米土地。由于三市都属于红色砂砾岩山区,同时也是革命老区,故被称为“红三角”地区。读下图,回答下题。
小题1:图中①②两条铁路线分别是(  )
A.京广线、京沪线B.京九线、京沪线
C.京广线、京九线D.焦柳线、宝成线
小题2:“红三角”地区发展粮食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A.热量、光照B.光照、水
C.水、地形D.地形、土壤
小题3:“珠三角”可以为“红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  )
A.大量廉价劳动力B.充足的农林产品
C.丰富的矿产资源D.资金和技术支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第三大岛——崇明岛形成至今,虽然“身体”在不断“长大”,但在上海的经济地位却一直“长不大”。截止2004年底,崇明农业人口占全县人口的75%以上,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贫困人口占全市贫困人口总数的1/3。
崇明开发总体规划提出,崇明作为国务院确定的上海可持续发展重要战略空间,到2020年将建设成为森林花园岛、旅游度假岛、生态住区岛和科技研发岛,成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战略示范作用的“生态岛区”。
(1)崇明岛的“身体”之所以在不断“长大”,主要是因为_________,而它在上海的经济地位一直“长不大”,主要是由于_________阻隔,交通不便。
(2)从建设“生态岛区”的战略考虑,崇明岛东滩湿地可适宜 (  )
A.开垦农田     B.建立高科技工业园区
C.开发商品房      D.建设候鸟自然保护区
(3)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崇明岛可大力发展的产业有 (  )
A.森林工业     B.园艺业
C.采掘工业      D.钢铁工业
(4)按照规划,陈家镇将建设成为以生态休闲为主要特色的“海岛花园”城镇,其区位(布局)条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山东潍坊和广东阳江都背山面海,旷野辽阔,放风筝是两地有悠久历史的民间活动,故两地均被誉为“中国风筝之乡”。天气晴朗和风吹起的季节,是纸鸢上天的好时机。据此回答下题。
小题1:依照传统,两地的风筝节盛会应分别在(  )
A.春季、秋季B.夏季、冬季
C.冬季、夏季D.秋季、春季
小题2:利用风筝产品和风筝活动进行招商引资,是发挥经济区位因素中的(  )
A.劳动力素质优势B.接近市场优势
C.工业惯性优势D.文化品位优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