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分)我国在黄河三角洲打造高效生态经济区,该生态经济区包括山东东营市、滨州市全部及潍坊市、德州市、淄博市、烟台市部分地区,约占山东全省面积的六分之一。根据材

(28分)我国在黄河三角洲打造高效生态经济区,该生态经济区包括山东东营市、滨州市全部及潍坊市、德州市、淄博市、烟台市部分地区,约占山东全省面积的六分之一。根据材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8分)我国在黄河三角洲打造高效生态经济区,该生态经济区包括山东东营市、滨州市全部及潍坊市、德州市、淄博市、烟台市部分地区,约占山东全省面积的六分之一。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示意图

材料二:寿光市享有“中国蔬菜之乡”的美誉,是我国冬季蔬菜大棚生产的发源地。该地蔬菜大棚排风口通常设于东西两侧。
材料三: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三大产业增加值和同比增长图

(1)黄河三角洲成因上属于       地貌;近年来,黄河三角洲增长速度减慢,主要原因是        ,要监测三角洲面积的变化,可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6分)
(2)黄河三角洲土壤盐碱化现象较突出,其自然原因有     ,人为原因是     。(4分)
(3)分析塑料薄膜大棚具有保温作用的原理和寿光大棚排风口不设南北两侧的原因。(6分)
(4)据材料三,描述黄河三角洲经济区该时段内产业结构的变化情况。(4分)
(5)试分析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应如何加强区内、区外的联系与合作。(8分)
答案

(1)流水堆积 上游来沙量减少(或中游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较好,输沙量减少)   RS(每空2分,共6分)
(2)地势低洼,海水易入侵(或旱涝频繁,涝时地下水位上升,旱季蒸发旺盛,盐分聚积地表) 不合理灌溉(每空2分,共4分)
(3)原理:塑料薄膜能让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入,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散失,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大棚里。(4分)
原因:避免冷空气从北面侵入。(2分)
(4)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提高;第二、三产业同比增长速度较快。(4分)
(5)全区整体规划与布局,协调区内分工合作;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区内外联系;加强区域间技术及经济交流;突出本区产业优势,加强国内外推广,寻求合作发展。(每点2分,满分8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黄河三角洲是黄河泥沙堆积形成,所以成因上属于流水堆积地貌。近看来,由于重视加强了植被的保护,中游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较好,输沙量减少,导致三角洲面积增长缓慢。对三角洲面积进行监测,可利用RS技术。
(2)从自然因素角度看,黄河三角洲地区地势低洼,海水易入侵,导致土壤盐分含量大,造成盐碱化。这里的气候旱季蒸发旺盛,地势低洼地区,旱涝频繁,涝时地下水位上升,水分蒸发,盐分聚积地表,形成土壤盐碱化。从人类活动方面看,人类农业生产中的不合理灌溉,也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造成土壤盐碱化。
(3)塑料薄膜能让太阳短波辐射透射进入,而地面长波辐射却不能穿透塑料薄膜散失,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大棚里。起到了温室的作用。不在南北两侧设排风口,因为我国是季风气候,冬季盛行西北季风,这样可以避免冷空气从北面侵入,影响大棚生产的效益。
(4)读材料三图,第一产业产值增加最少,所以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增长较多,所以第二、三产业比重提高。三类产业同比增长率都是上升趋势,但图中可以明显看出,第二、三产业同比增长速度较快。
(5)黄河三角洲经济区要加强区内、区外的联系与合作,首先要对全区进行整体规划与布局,协调区内分工合作。其次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区内外联系,加强区域间技术及经济交流。第三要突出本区产业优势,加强国内外推广,寻求合作发展。
举一反三
(22分)阅读以下图文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玛纳斯河流域经多年开发尤其是建国后经过大规模的截流引灌,地表径流几乎完全被引入灌区用于农业灌溉,在使玛纳斯河流域成为了我国天然彩色棉花和优质瓜果生产基地的同时也改变了流域水资源的自然分配格局。
材料二
玛纳斯河流域开发示意图与石河子气候资料图。

(1)简述制约当地种植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并提出解决措施。(8分)
(2)分析玛纳斯河流域大规模的截流引灌可能给图示区域带来的不利影响。(6分)
(3)有人提议依托准格尔盆地丰富的油气资源的石河子市应该加快重化工业的发展,但也有人反对。你赞同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表示我国某水库年内逐月入库水量(a)、月均水位(水面海拔)(b)。读图,读图完成各小题。

小题1:图中信息表明(  )   
A.1~7月流域降水量持续增加
B.夏秋季节水库水位随入库水量的减少而降低
C.6~12月水库水位随流域降水量的增多而升高
D.冬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少于出库水量
小题2:对5月份水库出现最低水位的合理解释是(  )
A.降水量少B.为防洪放水腾出库容
C.蒸发量大D.入库水量少
小题3:该水库可能位于(  )
A.太行山地B.安徽省北部C.秦岭山地D.云南省中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赞比西河水系分布和该流域内的一些地理要素”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 关于赞比西河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上游支流短小急促,峡谷险滩广布B.下游的马拉维湖位于东非大裂谷上
C.中游地势低洼,多支流和湖泊D.该河的汛期出现在7、8月份
小题2: 关于图中卡布拉巴萨水坝工程建设利弊的叙述,正确的是
A.建设大坝的最主要目标是为了发展交通和旅游
B.能够调节径流,拦蓄洪水,确保下游免遭洪水威胁
C.导致河口三角洲不断受到海水侵蚀,三角洲萎缩,海岸线向后退缩
D.水坝工程保障了中下游的航运,利于淡水渔业的发展
小题3:关于赞比西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A.上游重点利用水能发电、积极发展航运业
B.中游重点建设自然保护区、积极发展旅游业
C.下游重点利用水资源、积极发展灌溉农业
D.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外资、积极发展外向型工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3分)拉萨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拉萨市位于拉萨河谷地。
材料一:2011年10月26日,被誉为“西藏三峡”的旁多水利枢纽工程截流成功,标志着该工程进入主体建设阶段。它是一座以灌溉、发电为主,兼顾防洪和供水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二:拉萨河流域图

材料三: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是西藏政治、经济、文化核心地带,目前正处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时期。下图表示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土地利用状况

(1)拉萨河的水源主要补给类型是           补给和             补给。(2分)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述旁多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对拉萨市产生的有利影响?(3分)
(3)据材料三,拉萨河下游河谷地带的土地利用类型中,面积最小的是                  ;1998~2009年,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导致其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3分)
材料四:图为拉萨市地形图。

(4)据材料四,拉萨市的城市空间形态呈            状,影响其空间形态的因素是                             。(3分)
(5)拉萨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高原和民族特色的国际旅游城市。该城市规划的总原则是“城中限高,城外限宽”,下列说法正确的(     )( 2分)
①沿河分布地形限制,所以“限宽”    ②人口稀少无须拓展,所以“限宽”
③气候寒冷降水较少,所以“限高”    ④保持城市特殊风貌,所以“限高”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珠江流域图和北海市某地“养殖一沼气一种植十农副产品加工”生态农业循环发展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l0分)

(1)简述红水河流域开发的优势自然条件(4分)
(2)红水河流域的梯级开发是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一部分。试分析西电东送工程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影响。(3分)
(3)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说明该地生态农业循环发展模式的积极意义。(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