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分)图A为珠江流域开发示意图,图B为图A中某河段剖面图,表格示意珠江支流——甲河上游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甲河上游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

(11分)图A为珠江流域开发示意图,图B为图A中某河段剖面图,表格示意珠江支流——甲河上游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甲河上游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1分)图A为珠江流域开发示意图,图B为图A中某河段剖面图,表格示意珠江支流——甲河上游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甲河上游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
 
耕地
林地
草地
荒地
其他
1978年
55.0%
19.8%
4.9%
15.4%
4.9%
2008年
40.2%
44.1%
6.2%
1.3%
8.2%
(1)说明珠江上游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2分)
(2)根据图表信息,分析甲河上游地区近30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原因?并指出环境改善对该河流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4分)
(3)甲河流上、下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什么?应采取何种对策以协调上游以及下游地区的人地关系?(5分)
答案
(1)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水量丰富;地势起伏大,落差大。(2分)
(2)林地、草地面积增加、水土流失减轻。(2分) 流量的季节变化变小,河流含沙量减少。(2分)
(3)上游:水土流失等;下游:环境污染严重等。(2分) 对策:上游——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1分)下游——优化产业结构、改造或淘汰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或第三产业、推广环保技术等。(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水能丰富与否,主要看两方面,一是河流的地势落差,二是水量大小,珠江上游水能丰富的原因是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水量丰富;地势起伏大,落差大。
(2)根据“甲河上游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可知:耕地面积减少比重减少、林地草地面积比重增加,所以水土流失减轻,这样会导致河流的泥少沙含量减小,河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小等特征。
(3)一般在河流的上游地区,由于植被破坏,存在着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含量增加,以及河流本身的下切作用明显等问题;可采取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在河流下流地区存在着河流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易发生洪灾,以及下游沿岸地区人口多、工业发达,水污染严重等问题;可采取优化产业结构、改造或淘汰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或第三产业、推广环保技术等措施。
点评:本题组通过珠江为背景,考查了流域的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考查了河流沿线地区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如何开发和进行整治。
举一反三
在决定建三峡工程之前,我国专家曾对阿斯旺工程的经验教训进行研究。结合“阿斯旺工程与三峡工程对比图”,完成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两个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
B.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是在中下游
C.阿斯旺工程的首要目标是航运的需要
D.阿斯旺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
小题2:阿斯旺工程年泄洪量远小于三峡工程的主要原因是                  
A.三峡工程位于阶梯交汇处,河流落差大
B.防止长江下游和入海口发生环境问题
C.尼罗河上游地区降水较少
D.阿斯旺工程上游地区农业发达,取水量较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长江流域上中下游都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有哪些?(2分)
(2)为实现长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上中下游各主要面临什么问题及应该做好哪些工作?(6分)
(3)长江成为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有利条件有哪些?(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分析(26分)
流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它的各组成部分密切联系构成一个整体。长江流域面积大、人口多,借鉴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经验,合理开发长江流域对全国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图5是“长江流域图”读图完成以下各题。

(1)、长江成为“黄金水道”的自然条件是
A.水能资源丰富                     B.经济发达
C.通航里程长,航运条件好         D.人口密集
(2)、三峡工程位于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3)、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任务是
A.灌溉        B.防洪         C.提高航运能力      D.开发水能
(4)、甲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水体和大气污染
(5)、近50多年来,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锐减,湖泊数目减少会
A.加剧土地荒漠化             B.增加生物物种
C.加剧土壤盐渍化            D.加剧长江洪涝灾害
(6)、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积减少的主要措施是
①退耕还湖                      ②加强上游地区水土保持
③扩大水田面积                  ④禁止在长江采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目前,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下降,原因是什么?(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为了将水力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在2015年能从目前的19%提高到40%,我国计划共修建水电站22 000座。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我国水能资源的理论蕴藏量为6.8亿千瓦,但可以开发利用的只有3.8亿千瓦,这主要是因为                                                        (  )
①水电站建设周期长,投资大
②建水库筑坝拦水,要淹没农田、迁移居民
③我国河流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大
④我国地质条件复杂,有些地区不宜建坝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小题2:水厍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有    (    )
①库区及周围地区云量增多、湿度增加
②上、下游间物种交流受到阻隔
③破坏了流域内的水平衡
④引发库区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田纳西河流域在美国本土的位置图和田纳西河流域电站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试分析田纳西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5分)
(2)田纳西河流域水能丰富,为什么还要建火电站和核电站?(5分)
(3)田纳西河流域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什么?限制其发展的条件有哪些?(5分)
(4)为什么梯级开发成为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的核心?(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