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于2009年12月7—19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各国对于气候变化以及未来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于2009年12月7—19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各国对于气候变化以及未来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于2009年12月7—19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各国对于气候变化以及未来以低碳经济为主导的全新增长模式的关注与认同与日俱增。
材料二:我国目前能源基本生产量仅次于俄罗斯和美国,居世界第3位,基本消费量占世界10.4%,居世界第2位。我国目前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接近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在哥本哈根会议召开前10天,中国正式对外公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2月18日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再次向全世界作了上述承诺。
材料三:中国与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对比。

材料四:北欧相关资料

(1)根据全球气候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填出表格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

a           ;b         ;c          ;d            。(4分)
(2)我国目前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相比差异主要表现在        。(4分)
(3)简要说明我国CO2排放总量大的原因,并就此谈谈我国控制CO2排放量,实施低碳经济的可行性措施。 (12分)
(4)丹麦的气候特点是         ,该国气候对种植业不利的影响是        。(4分)
(5)材料四中景观A与景观B所示的自然景观不同,但它们的成因相同,成因是     。(2分)
答案

(1)毁林   燃烧矿物燃料   冰川融化   沿海低地被淹(4分)
(2)煤炭消费比重大;石油、天然气比重低;核电(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消费比重低;(答出一点得2分,满分4分)
(3)原因:人口总量大,经济高速增长,能源消费总量大;矿物能(煤、石油和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构成的比重极高。(4分)
措施: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行温室气体的回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排放,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加强管理与宣传,提高节能意识。(每答1点得2分,满分8分)
(4)冬温夏凉、终年湿润(2分); 气温较凉爽(尤其是夏温较低)及光照较少,不利于作物生长与成熟。(2分)
(5)冰川侵蚀(2分)
解析

(1)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大量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对二氧化碳吸收减少等,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可能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所以a对应毁林,b对应燃烧矿物燃料,c对应冰川融化,d对应沿海低地被淹没。
(2)根据图示:我国煤炭消费比重大;石油、天然气比重低;核电(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消费比重低。
(3)本题考查环境问题的产生。我国人口总量大,经济高速增长,能源消费总量大;矿物能(煤、石油和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构成的比重极高。应该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进行温室气体的回收;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排放,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加强管理与宣传,提高节能意识。
(4)丹麦为温带海洋气候,终年受西风的影响,所以冬温夏凉、终年湿润。对农业的影响为光照较少,不利于作物生长与成熟。
(5)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改变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根据图示北欧多峡湾风光,主要原因是冰川的侵蚀。
举一反三
生物入侵危害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发生,据此回答各题:
小题1:近年来,美洲的“一枝黄花”(一种植物)在浙江迅速蔓延,夺取了本地生物的生存空间,这一现象的最大危害是                                         
A.破坏了生物多样性B.污染了土壤
C.危害农作物,使农业成本提高D.排放了有毒物质
小题2:下列与这一现象相类似的事件是                                
A.明朝中后期从美洲引进了玉米B.刀耕火种使得植被破坏
C.丽水水田中的福寿螺疯狂繁殖D.***虫剂使水域中的生物减少
小题3:入侵生物能迅速蔓延的主要原因是                            
A.繁殖能力强B.适应自然能力强
C.缺少天敌D.自然条件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为防治荒漠化而实施的世界上最大的人工防护林工程是
A.沿海防护林B.三北防护林
C.太行山绿化工程D.长江上中游水土保持林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属于人工湿地的是
A.三江平原沼泽地B.洞庭湖湿地C.梯田D.海南岛红树林湿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我国局部地区土地类型示意图”。完成各题。

小题1:甲、乙、丙三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
A.森林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破坏
C.水土流失、森林破坏、土地荒漠化
D.土地荒漠化、森林破坏、水土流失
小题2:乙地区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A.开辟水源,合理灌溉B.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C.保护草场,合理放牧D.合理采伐,及时抚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环境保护】(10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会议于当地时间2010年11月29日10点在墨西哥的著名国际海滨城市——坎昆开幕,本次会议将再次聚焦温室气体减排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读墨西哥简图和城市气候资料统计表,回答问题。

(1)坎昆世界气候大会开幕时,我国乌鲁木齐(约44°N,87°E)的自然现象是(   )(2分)
A.阳光普照且昼长夜短B.阳光普照且昼短夜长
C.满天星斗且昼长夜短D.满天星斗且昼短夜长
(2)结合材料,对比墨西哥城和坎昆的气候特征的差异。(4分)
(3)在坎昆气候大会上,中国近几年来“节能减排”的成效赢得国际社会的赞誉。我国在控制CO2排放量,实施低碳经济方面采取的可行性措施有哪些?(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