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2009年至2010年,中国西南地区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据图分析图示地区干旱范围变化特点。(4分)(2)简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2009年至2010年,中国西南地区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据图分析图示地区干旱范围变化特点。(4分)(2)简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2009年至2010年,中国西南地区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据图分析图示地区干旱范围变化特点。(4分)
(2)简述昆明市气温、降水与常年同期相比有什么不同以及本次干旱的突出特点。(6分)
答案

(1)干旱中心形成于云南,然后逐步向四川、贵州、广西扩展,范围扩大。(4分)
(2)气温较常年增加2℃;降水大幅度减少;持续时间长,秋冬春连旱(6分)
解析

(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图中干旱中心形成于云南,然后逐步向四川、贵州、广西扩展,范围扩大。
(2)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成因。引起自然灾害的成因主要是自然原因,本次干旱主要是因为气温较常年增加2℃;降水大幅度减少;持续时间长,秋冬春连旱。
举一反三
下列关于干旱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干旱地区只能发展畜牧业,不能发展种植业
B 干旱是一种气象灾害,与人类活动无关
C 干旱的地区旱灾一定是最严重的
D 干旱容易引发火灾及农林病虫害等灾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飞则蔽日,平地寸余;食禾几尽”的写照描述了何种自然灾害
A 沙尘暴                 B 农田鼠害    
C 蝗灾                   D 水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据民政部统计,2009年以来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4.8亿人受灾,死亡和失踪1528人。直接经济损失2523亿元。这反映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是
A 灾害种类多样但灾次较少 
B 灾害种类少但灾次频发
C 灾害种类少且灾次较少
D 灾害发生频率高、强度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沙尘暴多发季节
A 春秋     B 春冬    C 秋冬    D 春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国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交会处的地区是
A 西北地区          B 东南沿海地区 
C 西南地区          D 东北地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