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世界某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据此完成题。小题1:关于甲、乙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B.两地区以流水堆积地

图为世界某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据此完成题。小题1:关于甲、乙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B.两地区以流水堆积地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图为世界某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据此完成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B.两地区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
C.两地区的主要河流水量丰富D.两地区气候形成原因相同
小题2:两三角洲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地为季风气候B.甲地农作物以小麦为主
C.甲地多洪涝灾害D.乙地居民多为黑色人种
小题3:如果城市A利用当地原料发展工业,最适宜的工业部门是(    )
A.电子工业B.麻纺织工业C.水产品加工业D.棉纺织工业

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D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判断,甲应位于中南半岛的湄公河三角洲,主要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乙位于尼罗河三角洲,主要受地中海气候影响,故甲地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乙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A项错误;两地区都位于河流入海口,地势低平,故由于流水沉积作用而形成河口三角洲,故B项正确;乙地的尼罗河由于主要流经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降水量较少,故河流流量较小,C项错误;甲地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乙地地中海气候的成因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冬季受盛行西风带控制,D项错误。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甲地受季风气候影响,乙地受地中海气候影响,A项错误;甲地位于湄公河三角洲,为世界主要的水稻种植业地区,B项错误;甲地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且河流中下游地势低平,故容易形成洪涝灾害,C项正确;乙地位于埃及,多为阿拉伯民族,以白色人种为主,D项错误。
小题3:结合上题分析,A城市位于尼罗河三角洲,埃及的尼罗河沿岸是世界著名的棉花产区,故适宜发展棉纺织工业。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适宜高二基础性训练,能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进行准确的区域定位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世界重要区域的气候、地形、河流水文和农业生产等基本概况即可判断。注意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和利用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基本原理分析。
举一反三
读某区域小比例尺等温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小题1:若a>b,阴影部分为陆地,则图中所示为(  )
A.北半球7月等温线分布B.南半球1月等温线分布
C.南半球7月等温线分布D.北半球1月等温线分布
小题2:若a<b,且阴影部分为海洋,则此时(   )
A.塔斯马尼亚岛正值隆冬季节B.圣地亚哥正值雨季
C.夏威夷高压势力强盛D.赞比亚草原一片葱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两区域局部图,回答题。

小题1:图中两个区域(      )
A.同属一个大洲B.同临一个大洋C.同处一个半球D.同为发展中国家
小题2:甲、乙两城市的气候(      )
A.高温期与多雨期均相同B.高温期相同,多雨期不同
C.高温期不同,多雨期相同D.高温期与多雨期均不同
小题3:乙所在的国家 (      )
A.多火山地震B.东部有寒流经过C.中部水资源缺乏D.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俄罗斯区域图

材料二:甲、乙、丙河径流量季节变化统计
河名
各季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比例(%)
冬(12-2月)
春(3-6月)
夏(7-8月)
秋(9-11月)

8
36
37
19

6
51
22
21

3
37
34
26
材料三:2006年俄罗斯相关数据统计图

(1)据材料一,说出俄罗斯东西向的主要交通方式?并分析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2)据材料二,分析甲乙丙三河流径流季节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3分)
(3)据材料三,评价俄罗斯亚洲部分发展经济的优势条件。(2分)
(4)简述俄罗斯人口迁移对流入地的主要意义。(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1:某海域海底地形剖面图(图1)。

图1
材料2:读亚洲大陆沿30°N的地形剖面图

图2
材料3: 2005年4月2日,我国远洋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从青岛港徐徐起航,开始执行我国首次环球大洋科学考察任务。根据计划,“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将东出太平洋,途经巴拿马运河、好望角、马六甲海峡,横跨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此间将分别在6个作业区进行作业,历时约300天,2006年1月22日上午,完成历史使命的“大洋一号”科考船缓缓驶入青岛港。
材料4: “大洋一号”环球示意图

(1)图1中字母A、B、C、D、E代表不同的海底地形,其中B是                   ,E是               (2分)
(2)图2中C是         为世界陆地海拔最高点, C形成的原因是               。(3分)
(3)图2中B、D两地纬度相当,但气候差异明显,请说出两地气候特征及其成因。(4分)
(4)“大洋一号”科考船穿越的大洋中完全处在东半球的是        洋。(1分)
(5)“大洋一号”环球过程中穿越的大洲分界线有(  ) (1分)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6)“大洋一号”环球过程中穿越的板块有(  ) (1分)
A.1个  B.3个  C.5个  D.6个
(7)2005年11月23日,“大洋一号”驶离开普敦向印度洋进发,当时开普敦的气候特征为______,该种气候类型形成的原因为___   ______,科考人员在当地看到的植被类型为________。(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表1是东半球和南半球的陆地与海洋所占比重表,由此可知
A.北冰洋位于甲半球内
B.甲半球陆地比重小于北半球
C.印度洋不在乙半球内
D.乙半球海洋比重大于甲半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