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区域之间产业转移,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右图表示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工业的“二次转移”。材料二:长期以来,广东、香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区域之间产业转移,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右图表示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工业的“二次转移”。材料二:长期以来,广东、香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区域之间产业转移,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右图表示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工业的“二次转移”。
材料二:长期以来,广东、香港、澳门与珠江流域及周边8省区(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四川)在交通运输、物资交流、能源开发、科研技术及文化旅游等众多领域都有紧密的合作关系。
材料三:泛珠三角地区示意图。

(1)工业的“二次转移”导致了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试分析这种“集群效应”对广东边远地区的发展积极影响(8分)
(2)A、B两地间相互输出的内容有何不同?(4分)
(3)简要说明珠三角与香港经济发展有何互补性。(4分)
答案

(1)促进经济发展,缩小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差距;促进工业化进程;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8分)
(2)A地向B地输出资金、技术、工业产品等;B地向A地输出劳动力、能源(电力)等。(4分)
(3)香港以转口贸易、金融服务等第三产业闻名,拥有充足的资金、市场、技术、信息等;(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第(1)题,调用课本产业转移对迁入地区的影响,主要从对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和就业等有利影响和对区域环境、土地利用的不利影响分析。
第(2)题,图示A表示珠三角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B地区,故主要向B地区输出资金、技术和工业产品等;而B地区位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A低,但劳动力丰富,资源丰富,故主要向A地区输出劳动力和资源、能源等。
第(3)题,本题应从珠三角与香港的经济地位、产业结构来进行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况,并结合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调用课本相关内容即可分析。
举一反三
川气东送(下图)被列为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之后的中国第五大工程,该工程西起四川普光气田,东至上海市。表1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表。据此回答题。

小题1:关于川气东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修建时可能带来水土流失环境问题B.影响管道走向的主要因素是城市分布
C.可以带动沿线相关产业的发展D.经过高原和山地多、工程难度较大
小题2:关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煤的消费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B.天然气的消费比重呈逐年上升趋势
C.2000~2011年,原油消费量逐渐下降D.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正式开工,从水循环角度来看,“南水北调”工程
A.大大增加了长江流域的地表径流
B.减少了长江流域的雨水下渗
C.显著减少了长江流域的降水量
D.改变了长江流域的自然水循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日本索尼公司在马来西亚投资办电视机装配厂,主要是考虑(   )
A.当地具有技术优势B.当地劳动力工资水平较低
C.当地经济发达D.当地交通便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三十年来,制造业逐渐转移到
A.英国一德国B.德国一美国
C.东亚一拉美D.美国一日本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两会”期间,首度提出了“中四角”概念,希冀通过抱团发展,在长江中游区域打造出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读“中四角”区域示意图,回答小题。

小题1:“中四角”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对当地带来的影响是
A.改善生态环境              B.加速产业升级
D.降低生产成本              D.扩大耕种面积
小题2:与“长三角”地区相比,“中四角”发展的劣势是
A.自然条件差,资源极匮乏
B.工业基础差,发展潜力小
C.中心城市距离远,职能单一
D.经济外向度低,开放竞争力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