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完成1~2题。  1、能正确反映华北地区土壤含盐量变化规律的曲线是[     ]A、甲曲线B、乙曲线C、丙曲线D、丁曲线2、图中地下水位最低值形成的原因

读下图,完成1~2题。  1、能正确反映华北地区土壤含盐量变化规律的曲线是[     ]A、甲曲线B、乙曲线C、丙曲线D、丁曲线2、图中地下水位最低值形成的原因

题型:模拟题难度:来源:
读下图,完成1~2题。
 
1、能正确反映华北地区土壤含盐量变化规律的曲线是[     ]
A、甲曲线
B、乙曲线
C、丙曲线
D、丁曲线2、图中地下水位最低值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A、工业生产用水量大
B、农业生产用水量大
C、沙性土壤,渗漏严重
D、伏旱严重,降水少
答案
1、B
2、B
举一反三
读表,完成1—3题。

1、M省区可能为[     ]
A.甘肃
B.河北
C.宁夏
D.黑龙江2、与山西省相比较,北京市[     ]
A.单位面积林地林木蓄积量较大
B.森林覆盖率较低
C.人工林面积比重较大
D.经济林面积比重较小3、制约山西省林业发展的自然因素为
①宜林土地面积小②气候干旱,降水少③地势平坦,适合发展种植业④生态环境脆弱,林木成活率低[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昆明市于2008年启动的滇池数字化水下地形测绘工作已全面完成。测绘表明,滇池底部为平缓地形,是典型的断层陷落湖,水体流动性较差,交换周期较长。左下图为2010年8月9日的云南省昆明市滇池图,治理后仍有大量蓝藻发生,水体呈现绿色。右下图为地质构造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

1、滇池最有可能位于右图中的[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2、目前滇池正在实施洗“藻”工程,其主要目的是 [     ]
A、为鱼类增加饵料
B、增加水生植物
C、清除水中的蓝藻,解决湖水的富营养化问题
D、控制泥沙淤积3、通过从外引水人湖加快水循环的方式促进滇池水生生态环境恢复,是治理滇池的措施之一。这主要会影响水循环的 [     ]
A、蒸发环节
B、降水环节
C、水汽输送环节
D、径流输送环节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11年1月7日,广珠城轨开通运营。广珠城轨的开通将升级珠三角为“超级城市体”,有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读珠三角部分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分布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本地区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地区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
B、平原面积广阔,为我国三大平原之一
C、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
D、河流纵横交织,但河流流量较小,不利于发展航运2、下列关于广珠城轨开通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能促进珠三角西岸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产业水平的提升
B、能推动珠三角西岸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
C、能从根本上解决珠三角西岸城市之间的人员出行难问题
D、能加速珠三角的相互融合即增强"同城化"效应,有助于形成中国南部最大的"超级城市体"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初,《珠江三角洲文明城市群建设实施纲要》公布,为城市群建设指明了方向。随着广珠西线二期通车、广佛地铁首段开通运营、广珠城轨运营,“珠三角1 小时城市圈”正日臻成熟,大都市群呼之欲出。
材料二:下图为广东省及其周边地区地理环境示意图。

(1)经过甲、乙两处的山脉分别为____________走向和____________走向。
(2)丙河流域丙冬季径流量____________(大或小),河口处常受到海水入侵的威胁。
(3)分析丙河上游(红水河)河段水能丰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分析“珠三角1小时城市圈”对人口和产业分布的主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中箭头表示当前产业转移方向,产业转移对于接收地有哪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为我国两地形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所示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地形区名)
(2)甲图所示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乙图中A河流域是我国实行梯级开发的重点地区,说出该河流域综合开发过程中应注意防范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两图中河流的主要水文特征的异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甲图中左上图为本地区气候统汁资料图,根据资料简要评价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