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量是以一是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据此完成1—2题。1、据图中信息判断[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

    云量是以一是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据此完成1—2题。1、据图中信息判断[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

题型:0103 期末题难度:来源:
    云量是以一是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据图中信息判断[     ]
A、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
B、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差大于乙地
C、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丙地
D、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于丁地 2、影响乙地等值线向北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
B、季风
C、纬度位置
D、海陆位置
答案
1、B
2、A
举一反三
读中国局部地区图,回答1—2题。

1、该地区自然、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
A、丙山脉是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的大致分界线,相当于400毫米等降水线
B、甲所在的河段,解放以后曾经出现过断流现象
C、乙地农业生产的优势有――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
D、丁地铁路线是兰新线上的一段 2、abc三地降水量大小,正确的是[     ]
A、a>b>c    
B、b>a>c   
C、c>a>b     
D、c>b>a
题型:0103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根据下表资料,回答1—3题。 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表(2006年)

1、表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     ]
A、川、黑、苏、陇
B、苏、川、陇、黑
C、黑、川、陇、苏
D、陇、黑、川、苏 2、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
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B、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3、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地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B、②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区
C、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
D、④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题型:0103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四省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播种面积统计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 [     ]
A、新疆、湖北、安徽、河北
B、河北、湖北、安徽、新疆
C、新疆、安徽、河北、湖北
D、安徽、河北、新疆、湖北 2、下列四种经济作物适合在甲省种植的是 [     ]
A、甘蔗
B、黄麻
C、甜菜
D、花生
题型:0103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读黄河干支流部分河段水质状况分布图,判断1—2题。

1、有关①、②两河段水质状况及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
A、①河段水质较好,因为该河段流域内工业布局较少
B、①河段水质较差,主要由于该河段上游支流植被覆盖差,水土流失严重
C、②河段水质较好,因为该河段支流多,河流净化能力强
D、②河段水质较差,因为该河段工业污染大 2、从③河段到②河段,黄河干流[     ]
A、平均流量明显加大
B、地势逐渐降低
C、含沙量显著增大
D、结冰期逐渐变短
题型:0103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东北地区河流封冻等日数线分布图”,回答1—2题。

1、造成MP两地河流封冻日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海拔高低 ②冬季风的影响强度 ③水流速度 ④纬度位置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松花江防汛部门,密切注意P河段冰情,采取的合理手段是 [     ]
A、利用GPS技术,分析河流未来封冻情况
B、利用GIS技术,定位冰块的流淌速度
C、利用RS技术,确定封冻河段
D、利用数字地球,虚拟河流封冻
题型:0103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