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图,回答下列问题。(1)下幅图中①、②两曲线表示积温和年降水量,其中表示年降水量的是____曲线。大兴安岭东坡年降    水量600mm处的海拔约为_

阅读下面两图,回答下列问题。(1)下幅图中①、②两曲线表示积温和年降水量,其中表示年降水量的是____曲线。大兴安岭东坡年降    水量600mm处的海拔约为_

题型:0115 期末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幅图中①、②两曲线表示积温和年降水量,其中表示年降水量的是____曲线。大兴安岭东坡年降
    水量600mm处的海拔约为_____m。
(2)据图指出A—B沿线主要农业类型分布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呼伦贝尔高原发展相应农业类型的有利自
    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和我国南方大米相比,大兴安岭以东地区大米品质优良,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呼伦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近年来该湖水位下降,湖面不断萎缩,由此可能引发哪些环境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②;950(900——1000均可)
(2)自西向东为畜牧业、林业、种植业(耕作业)。地形平坦广阔;降水较少,主要植被为草原。
(3)农作物生长期长;夏季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冬季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要施
    用农药。(答出三点即可)
(4)水体含盐量增高,湖区生态破坏(鱼类减少);沿岸土地盐碱化和沙化(荒漠化);涵蓄水源、调
    节气候的功能下降等。(答出两点即可,其它答案合理亦可)
举一反三
    图1为我国重点建设的某能源基地分布图,图2为图1中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与20世纪初期的鲁尔区相比,图1中能源基地所在地区面临的不同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大气污染、水污染
B、固体废弃物污染、水土流失
C、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D、水污染、土地荒漠化 2、据图2分析,该地生产结构的变化对当地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①减轻交通运输的压力 ②提高煤炭的产量 ③促进产业转移
    ④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⑤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⑥减缓当地气候变暖的趋势
    ⑦加剧了当地大气、水的污染 ⑧加剧了当地水资源的短缺 [     ]
A、①②⑤⑥
B、③④⑦⑧
C、②③④⑤
D、①④⑦⑧
题型:江苏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B、耕地资源丰富,积温较高
C、交通便利
D、水资源丰富、灌溉便利 2、该地区在节能减排,开发新能源方面可采取的措施有[     ]
A、大力发展可再生资源,建设风能发电站
B、稳步发展生物燃料(乙醇)等现代能源
C、积极开发水能,以代替化石燃料发电
D、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从邻近国家进口石油、天然气
题型:江苏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
    A、生态环境脆弱区北多南少
    B、生物多样性锐减南方地区相对严重
    C、图中生态环境何题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D、图中生态环境间题主要分布在人类活动较强烈的地区
(2)说出A区域生态问题及其引发的次生环境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C两区域生态问题相同,说明危害更严重的地区及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D、E两地区森林主要生态功能的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下图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据图回答1—2题。

1、以上“天生桥”所在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喀斯特溶蚀桥的形成与下列哪些物质循环有关:①地壳物质循环、②碳循环、③水循环、④生物循环 [     ]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题型:江苏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0年3月27日,在嘉兴市召开了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世博推动地区发展,“长三角”成员城市由此前的16个城市增加到22个城市。
材料二:新“长三角”示意图

材料三:2008年原长三角和盐城市三大产业结构图

(1)新“长三角”地区跨越了沪、苏、_______和_______(填简称)等四个省级行政区。该地区核心城
    市是__________,与次一级城市相比,其服务范围更_______。
(2)比较2008年盐城市和原长三角地区三大产业结构的差异,并简述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长三角”区域的扩大对新加入的地区和原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所产生的重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是______________不足,解决的办法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江苏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