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湖陆风是固湖水和周围陆地热力性质差异而在滨湖地区形成的一种周期为一日的风(在夜问风从陆地吹向湖面,昼间风从湖面吹向陆地)下图中L是我国著名湖泊。据此完成

【题文】湖陆风是固湖水和周围陆地热力性质差异而在滨湖地区形成的一种周期为一日的风(在夜问风从陆地吹向湖面,昼间风从湖面吹向陆地)下图中L是我国著名湖泊。据此完成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湖陆风是固湖水和周围陆地热力性质差异而在滨湖地区形成的一种周期为一日的风(在夜问风从陆地吹向湖面,昼间风从湖面吹向陆地)下图中L是我国著名湖泊。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依据水循环的原理,直接补给湖水最多的水体是
A.大气降水B.下渗水
C.地表径流水D.冰雪融水
【小题2】每年7~8月份湖陆风最显著,因为这个时期
①湖水面积较大
②湖周围陆地面积较大
③人类活动对环境干扰频繁
④影响此地的盛行风比较弱
A.①②B.②③
C.①⑤D.①④
答案
【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湖泊轮廓和地理位置可知,该湖为洞庭湖,其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和河流水,注入该湖的河流数量多且水量大,流域面积广,因此河流水(地表径流水)是直接补给湖水最多的水体。
【小题2】每年春末夏初该地降水多,因此7、8月份时湖面水位最高,湖泊面积最大,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显著;且此时该区域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影响此地的盛行风比较弱,因此湖陆风最显著。
考点:水循环、热力环流
举一反三
【题文】下图为“黄土高原上某地不同时期的等高线地形图”。20世纪70年代,b、c两村搬迁合并为d村,该村在小流域综合治理中,修建了N工程。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村庄a与原村庄c比较,农业发展最突出的制约因素是
A.热量B.地形
C.土壤D.水源
【小题2】N工程的综合效益是
④增加良田   ②蓄水发电   ③防洪抗旱   ④水土保持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小题3】b、c两村合并至d村,有利于
①改善交通条件 ②降低灾害威胁 ③推动退耕还林 ④增加农业劳动力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为台湾某地区的等高线图,较粗的线条为河流或引水渠。引水渠通常沿着等高线修筑,该地区已经修建了一定规模的引水渠,主要用于农田灌溉。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地区位于台湾的
A.西部平原B.中部丘陵
C.东部山地D.东部沿海
【小题2】图中a、b两地的最大高差可能为
A.59米B.69米
C.79米D.89米
【小题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最不可能发育有溪流的是
A.①地B.②地
C.③地D.④地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从百泉河向张店规划的四条引水渠中最合理的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不考虑天气与植被遮挡等因素,能同时看到李庄、牛家村和张店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在中高纬度地区东西走向山脉的南北两侧,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会出现明显的温度差异,即阳坡温度高于阴坡。读某中纬度内陆地区等值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甲、乙两地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位于北半球的阳坡B.甲位于南半球的阴坡
C.乙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D.乙位于南半球的阳坡
【小题2】丙地的地形可能是
A.洼地 B.鞍部C.三角洲 D.山峰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下图为北半球沿海某区域等值线图(图中数据表示海拔高度,单位米)。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a地与b地的相对高度是(    )
A.600mB.1 400mC.400mD.1 000m
【小题2】七月份,当a地气温为20℃时,则(    )
A.b地温度为16.4℃B.b地温度为23.6℃
C.b到c温度变化不大D.c地温度比a地高
【小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区域可能是山谷
B.b区域可能是大陆坡
C.a地是板块交界处多地震
D.c地一定是海岭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