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过去24小时空间天气综述:国家天文台在日面上观测到两个活动区,并且观测到一次C2.0级耀斑。材料二:2011年8月9日北京时间

【题文】阅读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过去24小时空间天气综述:国家天文台在日面上观测到两个活动区,并且观测到一次C2.0级耀斑。材料二:2011年8月9日北京时间

题型:难度:来源:
【题文】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过去24小时空间天气综述:国家天文台在日面上观测到两个活动区,并且观测到一次C2.0级耀斑。
材料二:2011年8月9日北京时间16:05爆发一次X7.0级的软X射线耀斑,我国大部分地区短波吸收增加,对短波通信会产生严重影响,预计该影响会持续半小时左右。
【小题1】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是(  )
A.1年B.11年C.76年D.60年
【小题2】材料一中,观测到一次C2.0级的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
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D.日珥
【小题3】材料二所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表现在(  )
A.在地球各地的夜空产生极光
B.使地球极昼极夜现象范围扩大
C.扰乱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D.使地球两极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答案
【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2】C
解析
【解析】
试题分析:
太阳大气由里向外分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我们所看到的太阳表面是光球层。太阳大气层三层的特点是:由里到外,温度、厚度越来越大,亮度、密度越来越小。
(1)太阳活动的类型较多,最主要的有:
①光球层:黑子(标志,变化周期11年)
②色球层:耀斑(标志,以称色球爆发,最激烈)
③日冕层:太阳风(带电粒子流)。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②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射的电磁波扰动电离层,电离层:地面以上80-500千米高度)
③对地球磁场的影响:高能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的现象,对地质勘探、行船造成一定影响。
④两极地区的夜空出现极光现象。
【小题1】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故选B。
【小题2】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色球层,故选B。
【小题3】根据材料二中“我国大部分地区短波吸收增加,对短波通信会产生严重影响”说明此次太阳活动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射的电磁波扰动电离层,电离层:地面以上80-500千米高度),故选C。
考点:本题组主要考查太阳活动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组难度较低,对于此类试题,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学生要掌握天阳活动的相关知识。
举一反三
【题文】下列现象中与太阳活动有关的是:                               (   )
A.上的水旱灾害B.滑坡、泥石流C.火山D.地方病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影响岛上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的主要因素(   )
A.海陆位置B.纬度与地形
C.纬度与洋流D.地形与洋流
【小题2】据图推测该岛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A.南多北少B.西多东少
C.东南向西北递减D.东北到西南递减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13分)国际知名古气候学刊物《全新世》(The Holocene)发表了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新生代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发现太阳辐射影响高原气候变化和植被演替。下表是海平面上太阳辐射日总量(×4.2焦/厘米2?日)统计表,图是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的差异图,分析图和表,完成下列要求。


(1)在春分日,太阳辐射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影响其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2分)
(2)北纬90°在夏至日较南纬90°在冬至日获得的太阳辐射日总量少73×4.2焦/厘米2·日,
为什么?          。(4分)
(3)南北半球纬度值相同的地区太阳辐射量随季节变化的规律          。(填“相同”或“相反”)(1分)
(4)上图中两种植被相比,          的生物量大,产生的原因是          。(3分)
(5)影响一个地区太阳辐射能多少的因素有                              等。(3分)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太阳活动与天气、气候变化之间仅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题文】太阳活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     )
A.发光强弱B.黑子多少C.耀斑大小D.能量大小
题型: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