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若电解5min时铜电极质量增加2.16g,试回答:⑴ 电源电极X名称为____________。⑵ pH变化:A池________,B池_______

如图所示,若电解5min时铜电极质量增加2.16g,试回答:⑴ 电源电极X名称为____________。⑵ pH变化:A池________,B池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如图所示,若电解5min时铜电极质量增加2.16g,试回答:

⑴ 电源电极X名称为____________。
⑵ pH变化:A池________,B池_______,C池________。
⑶ 通过5min时,B中共收集224mL气体(标 况),溶液体积为200mL,则通电前硫酸铜溶
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
⑷ 若A中KCl溶液的体积也是200mL,电解后溶液的pH = ______。
答案
(10分)⑴ 负极(2分)   ⑵ 增大,减小,不变 (各2分)  
⑶ 0.025mol/L  (1分)  ⑷ 13(1分)
解析

试题分析:⑴电解5min时铜电极质量增加2.16g,说明了在C中,铜极析出了银,故铜极为阴极,而Ag极为阳极,所以电源的X为负极,而Y为正极;⑵ A池为电解氯化钾溶液,其原理与电解食盐水一样,故A池的pH增大,而B中左边则析出铜,而右边则析出氧气,产生了大量的氢离子,所以B池的pH减小,而C池中银溶解而在铜极上析出,故C池的pH不变;⑶电解5min时铜电极质量增加2.16g,则该电路通过的电子为
2.16/108=0.02mol,B收集的气体为氧气和氢气的混合物,氧气为0.02/4=0.005mo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224/22.4-0.005=0.005,所以析出铜的物质的量n=(0.02-0.005×2)/2=0.005mol,故通电前硫酸铜溶
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05/0.2= 0.025mol/L;⑷ A中发生的反应为:2KCl+2H2O=H2↑+2KOH,该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但有0.02mol电子通过是,生成了0.02molKOH,所以氢氧根的浓度为0.02/0.2=0.1,所以电解后该溶液的pH为13。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池的判断,以及相关的计算,该考点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本题的难度设计比较好,一步一步递增,该题难度中等。
举一反三
用铂(惰性)电极进行电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解稀硫酸溶液,实质上是电解水,故溶液pH不变
B.电解稀氢氧化钠溶液,要消耗OH-,故溶液pH减小
C.电解硫酸钠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D.电解氯化铜溶液,在阴极上和阳极上析出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常温下电解200mL一定浓度的NaCl与CuSO4混合溶液,理论上两极所得气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气体体积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通过计算推测:
①原混合溶液NaCl和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②t2时所得溶液的pH。
⑵实验中发现,阳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与阴极相比,明显小于对应时间段的理论值。试简要分析其可能原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以惰性电极电解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mol,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pH和浓度,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A.0.1molB.0.2molC.0.3mol D.0.4mol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用铂电极(惰性)电解下列溶液时,阴极和阳极上的主要产物分别是H2和O2的是( )
A.稀NaOH溶液B.HCl溶液C.NaCl溶液D.酸性AgNO3溶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两个电解槽中,A、B、C、D均为石墨电极。若电解过程中共有0.02mol电子通过,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烧杯中A极上最多可析出铜0.64g
B.甲烧杯中B极上电极反应式4OH-4e= 2H2O+O2
C.烧杯中C极上电极反应式为4H+ + 4e=2H2
D.乙烧杯中滴入酚酞试液,D极附近先变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