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电解制碱技术是离子交换法,如图为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示意图.(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A.从E口逸出的气体是H2B.从

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电解制碱技术是离子交换法,如图为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示意图.(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A.从E口逸出的气体是H2B.从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目前世界上比较先进的电解制碱技术是离子交换法,如图为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原理示意图.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从E口逸出的气体是H2
B.从B口加入含少量NaOH的水溶液以增强导电性
C.标准状况下每生成22.4L Cl2,便产生2mol NaOH
D.粗盐水中含Ca2+、Mg2+、Fe3+、SO42-等离子,精制时先加  Na2CO3溶液
(2)现有离子交换膜A和B将电解槽分为I、II、III三个区域(下图所示),在这种电解池中电解Na2SO4溶液可制得氢氧化钠、硫酸等物质.A为______离子交换膜、B为______离子交换膜(填“阴”或“阳”),电极均为惰性电极.Na2SO4溶液应该在______区(填“I”、“II”、“III”)加入.通电电解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在III区得到______.当外电路总共通过30mol电子时,生成的NaOH 960克,则电解过程中能量的转化率为:______.魔方格
答案
(1)A、电解饱和食盐水时,大量的氢氧化钠在阴极附近析出,所以E极为阴极,放电的是氢离子,生成氢气,故AZ正确;
B、电解饱和食盐水时,大量的氢氧化钠在阴极附近析出,可以从B口加入含少量NaOH的水溶液以增强导电性,故B正确;
C、电解方程式为:2NaCl+2H2O
 通电 
.
 
2NaOH+H2↑+Cl2↑,标准状况下每生成22.4L 即1mol的Cl2,便产生2molNaOH,故C正确;
D、粗盐提纯时,碳酸钠一定要加在氯化钡之后,可可以将多余的钡离子除掉,故D错误.
故选D.
(2)电解Na2SO4溶液时,和电源的正极相连的是阳极,该电极氢氧根离子放电生成的是氧气,和电源的负极相连的是阴极,该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的是氢气,所以A为阳离子交换膜,B为阴离子交换膜,Na2SO4溶液应该在Ⅱ区加入,阴极是溶液中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放电,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在III区是氢氧根放电,该极区生成硫酸和氧气,根据电极反应:2H2O+2e-═H2↑+2OH-,当转移30mol电子时,生成氢氧化钠为30mol,即1200g,所以电解过程中能量的转化率=
960g
1200g
×100%=80%.
故答案为:阳;阴;Ⅱ;2H2O+2e-═H2↑+2OH-;H2SO4溶液、氧气;80%.
举一反三
以惰性电极进得电解下列溶液液,阳阴极产物的物质的量相等的是(  )
A.盐酸B.硫酸C.碳酸钠D.氯化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用惰性电极电解足量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欲使溶液恰好恢复至电解前情况,可加入的物质是(  )
A.CuSO4B.Cu(OH)2C.CuD.CuO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工业上生产氯气,常用电解槽中电解饱和食盐水,为了避免电解产物之间发生反应,常用阳离子交换膜将电解槽隔成两部分.下图(左图)为电解槽的示意图.
(1)这种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溶液中的______通过.(填下列微粒的编号)
①H2②Cl2③H+④Cl-⑤Na+⑥OH-
(2)写出在电解过程中阳极发生的电极方程式:______.
(3)已知某电解槽每小时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10kg,每小时能收集到标况下的氢气896L,而且两边的水不能自由流通.则理论上计算,电解后流出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4)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设计了用电解法制取乙醇钠的工业方法,所用的电解槽如图所示,设计要求:①所用的交换膜不能让分子自由通过;②电解过程中消耗的原料是氢氧化钠和乙醇.回答下列问题:
魔方格

①写出在电解过程中阴极发生的电极方程式______.
②最后从乙醇钠的乙醇溶液中分离得到纯净乙醇钠固体的方法是: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X、Y分别是直流电源的两极,通电后发现a极板质量增加,d极板有无色无臭的气体放出,符合这一情况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选项a 极板d极板X极板乙中溶液
A负极CuSO4
B石墨石墨负极NaOH
C正极AgNO3
D石墨负极CuCl2
用石墨电极电解100mL H2SO4与CuSO4的混合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两极均收集到2.24L气体(标准状况),则原混合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1mol•L-1B.2 mol•L-1C.3 mol•L-1D.4 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