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要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某实验小组对“铜与浓硝酸反应”进行了探究性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化学实验要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某实验小组对“铜与浓硝酸反应”进行了探究性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化学实验要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某实验小组对“铜与浓硝酸反应”进行了探究性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与装置Ⅰ相比,装置Ⅱ的优点是                                   ,装置Ⅲ除具有装置Ⅱ的优点外,还有的优点是                          
(3)在装置Ⅲ中,若使NO2气体充满烧瓶,应先关闭弹簧夹    ,再打开弹簧夹    ;当气体充满烧瓶后,将铜丝提起,然后把a、b、c都关闭,并把烧瓶置于沸水中,下列情况不变的是    
A.颜色
B.质量
C.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D.密度
E.压强
(4)为了验证NO2与水的反应,欲使烧杯中的水进入烧瓶的操作是                   
答案
(1)Cu+4H++2NCu2++2NO2↑+2H2O
(2)无氮的氧化物逸出,避免了对空气的污染 可控制反应随时进行,随时停止
(3)c ab BD
(4)关闭a和c,打开b,继续对烧瓶水浴加热,待气体不再放出时关闭b,停止加热,打开c
解析
(2)比较三种装置的结构,结合本实验原理,装置Ⅱ比装置Ⅰ优越的地方有:无氮的氧化物逸出,避免了对空气的污染;装置Ⅲ的优点还有:可控制反应随时进行,随时停止。
(3)若要让NO2充满烧瓶,需要关闭开关c、打开a和b;由于在烧瓶中存在2NO2(g)N2O4(g) ΔH<0,在沸水中,平衡左移,颜色加深、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压强增大,但是混合气体的质量和密度不变。
(4)若要让烧杯中的水进入烧瓶,则应减小烧瓶内的气压,所以可采取措施:关闭a和c,打开b,对烧瓶水浴
加热,则一部分NO2气体进入NaOH溶液进行反应,再降温,则烧瓶中气压会减小,此时打开c,关闭b,水即进入烧瓶。
举一反三
某课外活动小组欲利用CuO与NH3反应,研究NH3的某种性质并测定其组成,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仪器b中可选择的试剂为    。 
(2)实验室中,利用装置A,还可制取的无色气体是     (填字母)。 
A.Cl2B.O2C.CO2D.NO2
(3)实验中观察到装置C中黑色CuO粉末变为红色固体,量气管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上述现象证明NH3具有    性,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4)E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5)读取气体体积前,应对装置F进行的操作:                            
(6)实验完毕,若测得干燥管D增重m g,装置F测得气体的体积为n 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则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为    (用含m、n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通过实验研究NO2的性质。
已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
任务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NO2能否被NH3还原(K1、K2为止水夹,夹持固定装置略去)。

(1)E装置中制取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NO2能够被NH3还原,预期观察到C装置中的现象是                      
(3)实验过程中,未能观察到C装置中的预期现象。该小组同学从反应原理的角度分析了原因,认为可能是:
①NH3还原性较弱,不能将NO2还原;
②在此条件下,NO2的转化率极低;
                                           
(4)此实验装置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是                                 
任务2:探究NO2能否与Na2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实验前,该小组同学提出三种假设。
假设1:二者不反应;
假设2:NO2能被Na2O2氧化;
假设3:           
(6)为了验证假设2,该小组同学选用任务1中的B、D、E装置,将B中的药品更换为Na2O2,另选F装置(如图所示),重新组装,进行实验。

①装置的合理连接顺序是                                     
②实验过程中,B装置中淡黄色粉末逐渐变成白色。经检验,该白色物质为纯净物,且无其他物质生成。推测B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为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主要是NO,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下列实验。图中D为止水夹,F是装有一半空气的注射器,其中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

请回答有关问题:
(1)组装好装置后,关闭D,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向外抽注射器活塞,C装置中有什么现象?
                                                                                 
(2)反应开始前要向体系中通入气体A,为什么?                                         ;A可以是                (填序号)  ①N2     ②O2   ③空气  ④CO2
(3)当完成装置A的实验目的后,关闭D,再将装置B中的铜丝插入稀硝酸。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反应一段时间后,将F中空气推入E中,证明生成了NO实验现象是:                               
(5)装置C的作用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将少量的CO2通入下列溶液中,不能产生沉淀的是(     )。
A.偏铝酸钠溶液B.石灰水 C.氢氧化钡溶液D.氯化钙溶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中是在实验室进行氨气快速制备与性质实验的组合装置,部分固定装置未画出。

(1)在组装好装置后,若要检验A~E装置的气密性,其操作是首先________,然后微热A,观察到E中有气泡冒出,移开酒精灯或松开双手,E中导管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
(3)点燃C处酒精灯,关闭弹簧夹2,打开弹簧夹1,从分液漏斗放出浓氨水至浸没烧瓶中固体后关闭分液漏斗,稍候片刻,装置C中黑色固体逐渐变红,装置E中溶液里出现大量气泡,同时产生________(答现象);从E中逸出液面的气体可以直接排入空气,请写出在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C中固体全部变红色后,关闭弹簧夹1,慢慢移开酒精灯,待冷却后,称量C中固体质量,若反应前固体质量为16 g,反应后称重固体质量减少2.4 g,通过计算确定该固体产物的成分是_________
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5)在关闭弹簧夹1后,打开弹簧夹2,残余气体进入F中,很快发现装置F中产生白烟,同时发现G中溶液迅速倒吸流入F中,写出产生白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迅速产生倒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