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带中含碘元素,从海带中提取碘有如下步骤:①通入足量Cl2    ②将海带焙烧成灰后加水搅拌  ③加CCl4振荡   ④用分液漏斗分液    ⑤过滤合理的操作顺

海带中含碘元素,从海带中提取碘有如下步骤:①通入足量Cl2    ②将海带焙烧成灰后加水搅拌  ③加CCl4振荡   ④用分液漏斗分液    ⑤过滤合理的操作顺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海带中含碘元素,从海带中提取碘有如下步骤:①通入足量Cl2    ②将海带焙烧成灰后加水搅拌  ③加CCl4振荡   ④用分液漏斗分液    ⑤过滤
合理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B.②⑤①③④C.①③⑤②④D.②①③⑤④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海带中含有碘离子,从海带中提取单质碘的先后操作顺序为:先将海带烧成灰,向海带灰中加水搅拌,再过滤,取滤液通入足量氯气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2I–+Cl2 ═ I2+2Cl,然后加入CCl4振荡(萃取碘水中的单质碘),最后用分液漏斗分液。即合理的操作顺序为②⑤①③④,故选B。
举一反三
草木灰中含有可溶性钾盐(主要成分是K2SO4、K2CO3、KCl)。某学生按下列操作提取草木灰中的钾盐:①取草木灰加水溶解;②过滤取滤液;③蒸发滤液;④冷却结晶。
(1)在操作①、②、③中均用到玻璃棒,该仪器的目的依次是                        
(2)为检验草木灰中的阴离子,取少量晶体溶于水,并把溶液分成三等份:
①取一份溶液,加入适量HCl,观察到                  ,证明含有碳酸根。
②取另一份溶液,为检验SO42,应往溶液中加入                
③取剩余的一份溶液,加适量的硝酸银,观察到有沉淀产生,该生由此证明溶液中一定含Cl。你认为该生所得的结论是否严密?     。为什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一定浓度的Na2CO3溶液滴入MgSO4溶液中得到白色沉淀。甲同学认为两者反应只生成MgCO3一种沉淀;乙同学认为这两者相互促进水解,只生成Mg(OH)2一种沉淀;丙同学认为生成MgCO3和Mg(OH)2两种沉淀。(查阅资料知:MgCO3和Mg(OH)2均不带结晶水)
(1)按照乙同学的理解Na2CO3溶液和MgSO4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在探究沉淀物成分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并净化。具体操作为①过滤②洗涤③干燥。
(2)请用下图所示装置,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和必要的试剂,证明沉淀物中只有碳酸镁。

①各装置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用装置编号表示);
②装置C中装有试剂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③能证明生成物中只有MgCO3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3)若Mg(OH)2和MgCO3两者都有,可通过下列所示装置的连接,进行定量分析来测定其组成。

实验结束时通入过量的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装置和E装置的共同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过程中测定的数据有:W1:样品的质量,W2:反应后装置B中残渣的质量,W3:反应生成水的质量,W4: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了测定其组成,至少需要其中____个数据,请将可能的组合填入下表中(每个空格中填一种组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某红棕色气态物质能够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则该气体为溴蒸气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C.检测某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
D.用氢氧化铜粉末检验尿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物质鉴别或检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利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SO2和CO2
B.利用氢氧化钡溶液鉴别氯化铵和硫酸铵
C.可以用KSCN溶液检验FeSO4固体是否变质
D.用干燥的有色布条检验氯化氢气体中是否含有氯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
A.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
产生无色气体
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B.
新制Fe(OH)2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
白色固体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说明Fe(OH)2易被氧化成Fe(OH)3
C.
在CuSO4溶液中加入KI溶液,再加入苯,振荡
有白色沉淀生产,苯层呈紫色
白色沉淀可能为CuI
D.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