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在位时曾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比来或护己之短,

唐太宗在位时曾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比来或护己之短,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唐太宗在位时曾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材料最能表明唐太宗
A.对中书省的工作不满意
B.十分重视门下省的职能发挥
C.希望三省之间友好合作,和谐共处
D.认识到三权分立民主政治的重要性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比来或护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
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的信息可以看出,唐太宗希望门下省从万民和国家利益出发,不要避私怨,顺一人之颜情,即重视门下省的职能发挥,故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勒沃门下省和中书省,没有提及尚书省,故C项错误;AD两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举一反三
历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这段言论主要揭示了       
A.世官制维护了特权阶级的利益
B.察举制有利于选拔各种人才
C.九品中正制打破了门第界限
D.科举制为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机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①太尉 ②御史大夫 ③刺史 ④枢密使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3年,扬州曹庄发现的隋唐墓葬被考古专家确认为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的埋葬之地,出土了“隋故炀帝”墓志等珍贵文物,由此我们可以确认:
A.墓志是判断该墓为隋炀帝墓的唯一证据
B.通过墓志铭可以印证某些文献史料
C.该地应为当时的首都
D.根据墓志铭的内容可以客观地评价隋炀帝的功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历代帝王调整相权的目的是(  )
①防范宰相擅权                ②弥补宰相才干不足
③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         ④提高行政效率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这一材料反映了西汉中期以后刺史(  )
A.负责监察地方官员B.开始确定官员监察制度
C.没有依照条例办事D.较好发挥监察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