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分)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图为明北京城,为元大都改建而来,规模进一步扩大。其布局可见其整

(24分)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图为明北京城,为元大都改建而来,规模进一步扩大。其布局可见其整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4分)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明北京城,为元大都改建而来,规模进一步扩大。其布局可见其整个建筑处于中轴线上,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整齐严谨,端庄宏伟。《明宪宗实录》载:“成化四年初春,京师天气寒惨,风霾阴翳……近一二日来,黄雾蔽日,昼夜不见星日……”。宪宗于是遣百官“焚香祭天以驱风霾”。

(1)材料一中,京城的布局和宪宗的行为体现了哪些思想观念?(4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明北京城出现“黄雾蔽日”的原因。(2分)
材料二 伦敦自1813年开始就出现雾霾(大量悬浮微粒形成的混浊气象)天气,曾是著名的“雾都”。议会在1821年开始就出台了一系列环境卫生保护法,但基于种种原因,在长达100多年的时间里,这些立法并未得到认真落实,直至1952年12月的“伦敦烟雾事件”:伦敦市约10万人生病,死亡约4000人,英语中出现了一个新词组“Killer Fog”(杀人的雾)。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伦敦“雾霾”长期未能有效治理的政治因素。(8分)
材料三 “伦敦烟雾事件”对英国人震动很大。1954年到1968年,伦敦先后出台《伦敦城法案(多项赋权)》、《清洁空气法》、《空气污染控制法》等,并严格执行与普及推广,产生了良好效果。80年代,英国政府出台系列严格限制小汽车尾气排放政策,推广新能源汽车、公共交通和自行车。1995年出台治污全国战略《环境法》,并责成工业、交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强制落实。2001年出台《空气质量战略草案》,加强PM2.5的监控,进一步消除大气污染对公众健康和生活的影响。……此外,为缓解交通拥堵,政府2003年开始征收“交通拥堵费”,用于改善伦敦公交系统;鼓励市民乘坐公交或骑自行车,开辟更多的绿化带,以及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等等。经过不懈努力,虽然“雾霾”并未最终远离伦敦,但已难再现当年情景。2013年10月,随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森访问北京的伦敦发展促进署CEO戈登·伊恩斯在谈到北京的“雾霾”天气时说道:“污染问题是所有大城市都需要面临的问题,……北京可以向伦敦学习。”
(3)综观上述材料和问题,结合所学知识评戈登·伊恩斯“北京可以向伦敦学习”的观点。(10分)
答案

(1)思想观念:皇权至上,中央集权,礼制思想,天人感应,风水思想,阴阳五行等。(任2点,4分)
原因:城市规模扩大导致生产生活烟尘增加;北京所在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的影响。(任1点,2分)
(2)政治原因:英国的代议制民主制尚需完善;两党制导致政策不能持续落实;内阁议会斗争影响环境治理效率;强势利益集团影响环保法律的执行;竞选制导致忽视弱势群体的需求;国内外政治局势变动影响环境治理;资产阶级政权性质的制约;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影响等。(任4点,8分)
(3)评分标准(10分)
一等(8~10分,抽象拓展结构的回答)
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科学明确; ②归纳材料史实完整,进行多角度评论;  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7~5分,关联结构的回答、多点结构的回答)
①结合评论对象,观点明确,但不够科学;②归纳材料史实较完整,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O分,前结构的回答、单点结构的回答)
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不科学;②归纳材料史实不完整;
③论证空洞,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参考答案:①戈登•伊恩斯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1分)②两市同为工业化国际大都市,环境污染问题具有一定的相似度;(2分)③伦敦建立环保法律体系,各级政府全面统筹,提高环保监测标准,严格环保处罚措施,完善环保配套措施等都可以借鉴。(5分)④但两市所处具体国情和自然环境不同,环境治理不可照抄照搬别国模式;北京可充分发挥自身的政治经济优势,以更快的速度解决好本市的环境问题。(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其布局可见其整个建筑处于中轴线上”,体现中央集权思想,“黄雾蔽日,昼夜不见星日”体现的是风水和阴阳五行,从 “焚香祭天以驱风霾”。说明天人感应思想;第二小问从地理环境和城市化建设角度组织答案。
(2)“立法并未得到认真落实“说明利益集团影响环保法律的执行,结合所学从代议制民主制缺陷、两党制政策的弊端、内阁执行力度、国内外政局变动等角度思考答案。
(3)评述观点题,要先说出观点是否合理,然后用史实进行论证,论证可以从北京和伦敦环境污染相似度、北京如何学习伦敦的治理污染措施以及北京如何发挥自身经济政治优势的角度去思考作答,注意要表述成文。 
举一反三
(28分)文明的交流贯穿了人类历史,对人类文明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从约500年至1500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我们已看到,这种不发达与中固的发达比较起来,证明是一种优势,因为中国的发迭起了使其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相形之下,西欧人正因为自身比较落后,所以乐于并急于学习和适应外界。他们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充分发挥这些发明的潜能,并将它们用于海外扩张,这种扩张反过来又引发更多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化,最终结果是中世纪文明转变为现代文明,而欧洲人则成为先驱者和受惠者。
——摘自《全球通史》
材料二 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文中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时期,而19世纪末到20世纪则是相互作用时期。……从影响方面来看,19世纪西方的冲击……几乎没有给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带来任何影响,真正的近代化遥遥无期。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请用史实说明明清时期“中国的发达起了使其自身的发展速度放慢的作用”。(6分)
(2)请列举“他们(西方)拿来中国的一些发明,……并将它们用于海外扩张。”并说明“这种扩张反过来又引发更多的技术进步和制度变化”。(6分)
(3)请以反对材料二观点的立场,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明如何从经济、政治、思想三个方面作用于中国文明。(12分)
(4)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导致中国近代“真正的近代化遥遥无期”的最主要因素?谈谈你的启示。(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崇祯十三年(1640年)夏,李自成率部从湖北房县出发,进入河南,起义军针对明末土地高度集中、赋役繁重、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明确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深受广大农民的拥护,到处传唱着“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的歌谣。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改西安为长安,称西京,建国号大顺。三月十九日晨,大顺军攻入(北京)内城,崇祯帝在万寿山(煤山)自缢,统治276年的明王朝宣告覆灭。四月三十日,大顺军撤出北京。五月初二日,清军入京。
——摘编自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欧洲政治革命的第一阶段是17世纪的英国革命。英国这场大变动的根源可以在国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这场冲突后来演变成一场公开的内战,内战中,国会获胜。英国国会胜利的结果是建立起代议制立宪政体——这是英国对欧洲、对世界的最大的政治贡献。
从14世纪中叶到19世纪欧洲人开始真正侵入中国为止,这整个时代是人类有史以来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伟大时代之一;传统的制度和习俗——农业经济、儒家生活方式、选拔政府官员的考试制度和身居北京的天子的受人尊敬的统治——一直在顺利地、令人满意地继续着。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7世纪40年代发生在中英两国的重大政治事件的结果。(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17世纪的英国革命”斗争的焦点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英国是如何建立与完善“代议制立宪政体”的?(11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从14世纪中叶到19世纪欧洲人开始真正侵入中国为止”,中国“传统的制度和习俗”“一直在顺利地、令人满意地继续着”的观点的看法。(8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l200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雍正时期摊西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做出决策。据此可知密折制
A.体现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
B.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
C.逐渐取代了军机处的职能
D.是君主专制技术的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代中国某一时期曾施行以六部为主体的行政管理制度。在这一时期,六部地位虽有所上升,但基本上还是在辅政部门协调或指导下行使权力。这些辅政部门有 
①尚书省           ②中书省          ③内阁           ④军机处
A.①B.②C.①②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两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升起,犹如须弥座托着太和殿的缩影。”其中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A.天人合一B.皇权至上
C.皇位世袭D.天人感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