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有关春秋战国时期交战的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各国交战次数              大国兼并小国数目宋国与郑国52次 齐桓公兼并35小国齐国与鲁

阅读下面有关春秋战国时期交战的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各国交战次数              大国兼并小国数目宋国与郑国52次 齐桓公兼并35小国齐国与鲁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面有关春秋战国时期交战的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各国交战次数              大国兼并小国数目
宋国与郑国
52次
 
齐桓公兼并
35小国
齐国与鲁国
25次
 
晋献公兼并
19小国
晋国与楚国
22次
 
楚庄王兼并
36小国
吴国与楚国
24次
 
秦穆公兼并
20小国
吴国与越国
10次
 
 
 
请回答:
(1)春秋各国间发生了多少次战争?共有多少小国被兼并?(2分)
(2)为什么周天子无法控制这个局面?(4分)
(3)对于春秋时期发生的兼并战争你怎么看?(6分)
答案
(1)133次战争,被兼并的小国110个。
(2)随着铁器、牛耕的推广和使用,生产力显著提高,井田制瓦解,分封制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动摇;一些诸候国通过变法或改革,力量增强。
(3)战争连绵不断,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深重灾难。但战争也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同时,各国为了在战争中把握主动,避免失败或成为别国兼并的对象,都致力于富国强兵,努力发展生产增加人口,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又通过兼并战争,诸候国数目减少,实现了局部统一,为大统一奠定了基础。
解析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偃说上曰:“古者诸侯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今以法割削之,则逆节萌起,前日晁错是也。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适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之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主父偃指出汉武帝时中央与地方间存在怎样的问题?(2分)这一问题在汉初是如何产生的?(1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主父偃解决问题的办法及其效果。(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省的职能并说明隋唐时实行该制度的核心意图。(6分)
(3)综合上述材料,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必须要解决哪两对矛盾?(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中央集权制”要求国家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力由中央政府集中行使,它首先是一种政府行政体制,这并不等同于我们今天必须彻底否定的极权制、专制政体等制度范畴。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通过对东西方社会的深刻分析,把集权视为国家的本质与生命基础,恰当指出“中央集权制”所具有的历史合理性。
——连朝毅《论马克思恩格斯思想视阈的“中央集权制” 》
(1)结合材料一、二,从政治制度的角度概括中国古代能够长期维持统一局面,使中华文明世代传承的原因。(4分)
材料三 顾炎武认为,分封制与郡县制各有其得失,“封建(分封)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郡县之最大弊端即在于“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在宗法分封制下,天子与诸侯差别不大,“非绝世之贵”,所以,天子“不敢肄于民上以自尊……,不敢厚取于民以自奉”。
(2)依据材料三分析,先秦时期宗法分封制与秦统一后君主专制的不同?(4分)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顾炎武探讨这一问题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对各种文献加上按语是历史学习和研究活动中常常采用的方法,这种按语包括对文献的注解、考辨、说明、评论。结合所学知识,参照示例为给出的文献完成不同类型的按语。
(1)注解:对史籍中的人物、史事、典章制度作介绍性说明。例:
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注1)之滋也多矣。——王夫之《读通鉴论》
【注1】封建指分封制,西周时期实行的将子弟和功臣分封到各地世袭为王侯,以拱卫周王朝的地方行政制度
科举(注1)弊政乎?科举,法之最善者也。古者世卿(注2),《春秋》讥之,讥世卿所以立科举也。——梁启超《论科举》
【注1】             (2分)   【注2】                (2分)
(2)考辨:辨别历史记载的正误。例: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责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敞布、鱼网以为纸。——《后汉书.蔡伦传》
【考辨】近代以来的考古发掘证明西汉就出现了书写用纸。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的说法不确。
中朝,内朝也,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中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大将军等皇帝亲信近臣构成外朝,中朝在宫廷之内对重要政事事先做出决策。《汉书。刘辅传》
【考辨】            (2分)
(3)说明:对史著中一些文字、符号、图形作简要的说明。请将以下图示的说明补充完整。

【说明】
                   (2分)  
②指新文化运动中对各种西方学说的介绍,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③指新文化运动中以白话文为依托,体现民主、科学新思想、新内容的新文学运动。
                   (2分)
⑤这里的因素包括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阶级的壮大、十月革命的影响等内外因素。
                   (2分)
(4)评论:对史籍中的史学观点进行评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3分)在学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时候,我们会通过一些典型的制度来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概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王国维遗书》之力作《殷周制度论》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哪一项政治制度?它有何积极作用?(4分)
材料二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2)据材料二指出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试分析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3分)
材料三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省,中书省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3)根据材料三,指出唐代初年,皇帝的一道旨意中包含了哪些人的意见?唐代中央政治制度的这一特点对国家的政治文明的发展有什么积极作用?(4分)
材料四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
(4)根据材料四,回答军机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问题?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中国古代在中央集权体制下,制度创新不仅体现在中央行政制度,还体现在地方行政制度、监察制度、选官制度等各方面的创新。
问题:(1 0分)
(1)  仿照样式,完成古代中国“中央行政制度(举措)”创新的历史沿革具体内容(3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