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如图材料二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

(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如图材料二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例如一万年前,在人口和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
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铁制农具+小农经济+君主官僚体制+儒道法意识形态”的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
几百年前,欧洲农耕文明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的激烈矛盾。后来,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并因此牵动了工业革命,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工业文明开采挖掘出地底深处的几百种矿产资源,将其转化为人类可支配使用的财富,支撑了人口新一轮的膨胀。又经过几百年的内外战争,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业为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
材料三 为获取资源与市场,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迫使一切后进民族走向工业化之路。近代中国,为实现民族的平等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期,百年动荡,内忧外患,血流成河。
当前,全人类正共同面临着一场新的文明转型,如果没有新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如果没有新的全球资源配置体系的革新,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矛盾将会迅速激化,人类就有可能越不过这次文明转型的门槛。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人类经历了怎样的由低级文明向高级文明的演进过程?影响
文明转型的最主要的两大因素是什么?(7分)
(3)根据材料二,分析归纳工业文明的形成具有怎样显著的特点?(4分)
(4)结合材料三谈谈,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应对“新的文明转型”?(3分)
答案
(1)基本特点: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
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的产业结构;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6分)
(2)过程:渔猎采集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3分)
因素: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4分)
(3)特点:生产力迅速发展;
伴随着对自然更大的征服和对落后农业国家的征服;
先进的工业国家迅速积累财富;
建立了资本主义自由民主政体。(4分)
(4)加快科技进步与新技术发展;
建立新的资源配置体系;
促进和谐发展。(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此问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可结合教材作答: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的产业结构;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2)根据材料二“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可以分析得出,人类经历了一个渔猎采集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的发展过程。影响文明转型的因素有多种,但主要的是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3)从材料“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并因此牵动了工业革命,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工业文明开采挖掘出地底深处的几百种矿产资源,将其转化为人类可支配使用的财富,支撑了人口新一轮的膨胀。又经过几百年的内外战争,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业为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可以归纳的出工业文明的特点:生产力迅速发展;伴随着对自然更大的征服和对落后农业国家的征服;先进的工业国家迅速积累财富;建立了资本主义自由民主政体。(4)此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面比较宽。从政治上看,人类文明经历了一个由人治到法治、由专制到民主的过程;从经济上看,经历了一个由渔猎文明到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过程。相关的历史知识学生应该明白。
举一反三
西汉时期,业主开垦荒地而获得土地,并无买卖交易发生,但业主也要模仿土地买卖文契,刻石立碑,说土地是由“东王公”“西王母”“山公”“土公”等杜撰的神话人物手中买来。上述现象表明西汉时期
A.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B.鼓励土地买卖
C.注重以地契界定土地所有权D.禁止开垦荒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班固《汉书》:“(张)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黑色),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霍)光。”该材料反映出西汉
A.私人纺织作坊颇具规模B.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C.官营纺织作坊非常发达D.政府鼓励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晋南朝时谢灵运的田庄“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孔灵符“立墅,周围三十三里,水陆地二百六十五顷,含带二山,又有果园九处”。这说明田庄                 
A.占田过限,违制兼并B.封疆裂土,富甲天下
C.分工明确,交换频繁D.相对独立,自给自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唐朝前期实行的租庸调制对农业生产发展所起到的主要促进作用是
A.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B.改变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
C.只征土地税,废除人头税D.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从《中国古代南北方战争比例变化表》中可以看出
中国古代南北方战争比例变化表
 
先秦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宋辽金
元明

北方
87%
76%
61%
68%
50%
29%
26%
南方
13%
24%
39%
32%
50%
71%
74%
A.经济发展程度决定各地发生战争的频度
B.隋唐时期南方发展程度不如魏晋南北朝
C.东部沿海地区是各政治势力的必争之地
D.唐宋以后农民起义主要发生于南方地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