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天有五气,是生五味……口之于味也。辛酸甘苦,经年绝一无恙。独食盐,禁戒旬日,则缚鸡胜匹,倦怠恹然。岂非“天一生水”,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天有五气,是生五味……口之于味也。辛酸甘苦,经年绝一无恙。独食盐,禁戒旬日,则缚鸡胜匹,倦怠恹然。岂非“天一生水”,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有五气,是生五味……口之于味也。辛酸甘苦,经年绝一无恙。独食盐,禁戒旬日,则缚鸡胜匹,倦怠恹然。岂非“天一生水”,而此味为生人生气之源哉?日海之中,五服而外,为蔬为谷,皆有寂灭之乡,而斥卤则巧生以待。
——摘自宋应星《天工开物·作成》
材料二:吕祖谦日:“汉兴,除山泽之禁,到武帝时,孔仅、桑弘羊祖管仲之法,盐始禁榷。至昭帝之世,召贤良文学论民疾苦,请罢盐铁,又桑弘羊反复论难,所以盐榷不能废,元帝虽暂罢之,卒以用度不足复建。自此之后,虽盐法有宽有急,然禁榷与古今相为终始,以此知天下利源不可开,一开不可复塞,其作俑于管仲,计近功浅效,夺民利以开盐禁,自此天下之盐皆入禁榷矣。”
——摘自邱浚《大学衍义补》卷28
材料三: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食盐的管理,保障食盐加碘工作的有效实施,保护公民的身体健康,制定本办法。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食盐专营办法》(1996年5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解释“盐榷”的含义。从材料一、二可以得到怎样的不同认识? (4 分)
(2)据宋代《庆元条法事类》卷二十八《榷货门·榷货总数》记载:“诸称禁物者榷物同,称榷货者谓盐、矾、茶、乳香、酒、曲、铜、铅、锡……”在古代为什么将这些生活必需品列入 “榷货”之中?请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析古代的榷货制度。(4 分)
(3)依据材料分析,古代的盐榷制度与今天的食盐专营有何本质区别? (2 分)
(4)据称,2010年1月,由国内28家盐企签署意见的《全国部分大中型制盐企业对盐业体制改革的建议》已于2009年12月上报国家发改委、国家工信部。这意味着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在即,千百年来的食盐专营的体制或将终止。消息传出,赞贬均存,你是支持还是反对,请说出理由。(4 分)
答案
(1)①食盐由国家专营。②盐榷制度不仅仪是由于材料一所说的“独食盐,禁戒旬日,则缚鸡胜匹,倦怠恹然”。材料:认为是政府“用度不足”,把食盐作为“天下利源”以此而榷。
(2)榷货制度是古代重农抑商政策的重要表现;是古代生产力低下,商品经济落后的产物;长时期的榷货压抑着经济的发展。榷货制度在维持一定的社会经济秩序、在一定时期内解决政府的财源问题等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
(3)今天的食盐专营是从稳定食盐市场秩序,以国民身体健康原则作为出发点,这与古代利用食盐作为政府的利源有着根本的区别。
(4)支持:可从食盐专营下的暴利、全国各地一律加碘、规范健康的市场促使食盐市场发展;也可从放开等方面论说;反对:可从外国食盐和工业食盐冲击市场、食盐的食品安全等角度论说
解析

举一反三
(宋)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记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棟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至万缗者.”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商品交易打破了时空限制B.定期的集市开始在乡村出现
C.商品来自远距离的长途販卖D.交易的商品以服务农耕为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山东某地农民每逢二、五、八日都到中心集镇赶集,这种交易的风俗是古代的“草市”发展而来的,古代的“草市”更加普遍出现在( )
A.商代B.唐代C.宋代D.春秋战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假如你是元朝的一位大商人,你常用哪种货币在大都(北京)做生意
A.贝壳B.铜钱C.纸币D.白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唐朝后期的谚语称“扬一益二”,这两座城市商业发达的共同原因不包括(   )
A.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B.是对外贸易重要口岸
C.重大水利工程的影响D.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商人开店可以随处选择地点,城市内手工业作坊很多,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十分热闹。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白市”、“夜市”和“晓市“,许多交易数额巨大。本段话描述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A.汉代长安B.唐代洛阳C.北宋东京D.元朝大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