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第一宅”的晋中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共45000平方米。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

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第一宅”的晋中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共45000平方米。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第一宅”的晋中王家大院,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共45000平方米。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以商贾兴,以官宦显”,在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产生的消极影响是(   )
答案
解析
举一反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留下了丰富的晋商文化B.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
C.使手工业缺乏市场D.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商品化
B
 解析:晋商把利润都投放到买地上,影响了工商业的扩大再生产。
张骞出使西域回来后,被封为博望侯。踏着张骞的足迹,汉朝的商人、使者接踵西行,形成了著称于世的丝绸之路。当时丝绸之路向西最远到达   ()
A.葱岭B.大月氏
C.安息D.大秦

据《史记》记载:“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这是称誉()
A.春秋战国时期纺织业的发达
B.齐都临淄的繁华
C.战国时期商业和交通的发展
D.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

城市的发展水平,往往是一个社会发展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在中国,无论是隋唐时期,还是明清时期,城市的发展,都代表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及至近代,城市的发展与国家的命运更是紧紧连在了一起。请结合唐朝、明朝及洋务运动时期主要手工业、工业城市分布情况,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在唐朝和明朝时期,除当时的都城外,这些城市发展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它们的发展反映了怎样的经济发展趋势?(3分).
(2)明朝城市发展的突出特点是什么?明朝中后期,城市的发展又增加了什么新因素?这些新因素对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3)洋务运动时期,企业分布有什么特点?形成其特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4)洋务派兴办洋务的目的是什么?它在客观上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请你对此进行简要的评价。(3分)
藏族有一首民歌,名叫《唉马林吉》(“喂,听一听”的意思),一直到今天都广为百姓所传唱。歌词是:“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高耸雪山不用怕,百头牦牛迎接您。奔腾江水不用怕,百只皮筏迎接您。”这表达了对远嫁西藏的文成公主的怀念。假如你与文成公主是同时代的人,在长安可能经历的事情有
①看到有人穿新罗和波斯等国的服装②在私家店肆中边喝酒边吟咏杜牧的诗歌
③可以去东市和西市逛街④碰到了南诏和回纥等少数民族的商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6世纪英国民歌“外面一间屋,童工一百五,并坐捡细毛,不甘怨劳苦。都是穷苦人,终日不休息,清晨到深夜,各得一便士……”。下列经济现象或措施与民歌所反映的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相符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A.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
B.魏晋时期江南农业的开发
C.明朝摊丁入亩的纳银代役
D.明清时期苏州丝织业“机户出资,机工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