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弛山泽之禁”,吴王刘濞得以“专山泽之饶”,势力日增。后汉武帝行盐、铁专卖,断绝了豪强大贾对盐、铁的专擅,大大地削弱了地方势力的经济实力。材料认为实行专卖制

汉初“弛山泽之禁”,吴王刘濞得以“专山泽之饶”,势力日增。后汉武帝行盐、铁专卖,断绝了豪强大贾对盐、铁的专擅,大大地削弱了地方势力的经济实力。材料认为实行专卖制

题型:模拟题难度:来源:
汉初“弛山泽之禁”,吴王刘濞得以“专山泽之饶”,势力日增。后汉武帝行盐、铁专卖,断绝了豪强大贾对盐、铁的专擅,大大地削弱了地方势力的经济实力。材料认为实行专卖制度

[     ]

A.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B.干扰了正常的商业秩序
C.是一种与民争利的行为
D.是政治专制主义在经济领域的表现
答案
A
举一反三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宋代经济已含有近代商业的很多因素……宋朝时的中国已经有了一些经纪人,奔走于地方市场与中央市场之间。宋朝人精通批发和零售的概念,熟谙合同、利息、合股公司、营销点、特许经销权、仓储和佣金。宋朝的中国已经有了专业经理,负责经营与自己非亲非故的人的公司。宋朝时还有理财专家,负责客户的投资业务。——(美)查尔斯·默里《文明的解析》
材料二:企业生产科技含量的增加和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要求企业经营者具备很高的管理才能和专业技术知识。“经营者革命”应运而生。企业所有者退出了经营第一线,对企业的控制力下降,而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
1965年,美国最大的100家工业公司中,家族控制的占36%,经理控制的占64%。著名的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为松下幸之助创立,1950年他个人持有43%的股份,到1980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8%。——岳麓出版社历史必修二
材料三: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尤其是将生产、销售等产业链环节转移到中国,中国在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十一五期间我国累计利用外资达4200亿美元。《财富》500强大企业已有400多家在中国投资……在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分工体系中,中国仍处于比较低的“制造业中心”层面,尚难以上升到价值产业链条上附加值较高的“研究开发中心”和“营运中心”层面而在信息化浪潮中,西方跨国公司凭借自己的专利防御体系,更欲垄断我国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目前,世界最大的100家外国银行中已有41家在我国设立了引家分行;外国保险公司在中国已设立代表处200家;外国证券公司设立的代表处60多家。跨国银行日益从事大量的国际货币买卖活动,一旦某国或某一地区经济出现问题,跨国银行就频繁地调入调出资金,造成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近年来,西方跨国公司在我国境内大量吸引高级人才,仅朗讯公司所属的贝尔实验室就在我国招了300名高技术人才。——李境舒《2010年经济发展战略趋势研究》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朝的经纪人现象和西方的“经营者革命”有何不同?宋代经济含有很多近代商业的因素,为什么没能把中国引向近代社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上述材料概括人类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及跨国公司对当今中国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
①农业经济衰退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③商品经济发展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题型:山东省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明末文人袁宏道说,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不少书籍“原板未行,翻刻踵布”。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当时
①商品经济繁荣②市民文学兴盛③印刷工艺提高④专制政治强化[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题型:四川省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材料一:与“晋商”、“徽商”等这些依附于农业文明与封建集权制度之上的商帮不同的是,“闽商”是一个在封建集权与农业文明之外(或者称之为“边缘化”)的最具有商业意识、有国际视野的商人群体。明清时期,当“晋商”、“徽商”成为封建集权的附庸、成为“红顶商人”的时候,“闽商”却是一帮封建王朝的“弃民”,是封建王朝“海禁”政策视角下的“走私者”。——《闽商文化的特征与现实意义》
材料二:到了近代,……真正具有现代意义闽商开始崛起,海洋、商贸、开放、移民等因素逐渐融入福建人的血液。从19世纪末开始,闽商中涌现出一大批风云人物,包括陈嘉庚、郭鹤年等。所以,闽商帮也有海外华商第一商帮之称。——《敢为人先新闽商》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晋商”、“徽商”相比“闽商”具有哪些不同的文化特质?试结合福建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等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现代以来,厦门、福州曾两度对外开放。请列出厦门、福州两度对外开放的具体史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闽商帮”赢得“海外华商第一商帮之称”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你是民国时期的闽商,想投资创办企业,你认为哪段时期最有利?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0117 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正确处理富民与强国的关系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
材料二
(唐太宗大历)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邱肆贸易者,罢(取缔)之。(《唐会要》卷86)
(1)材料一蕴含的治国思想是什么?材料二反映了当时吏治存在什么问题,政府为此采取了什么措施?材料二与材料一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
清末“新政”较之洋务运动更能体现学习西方的决心与实效,更具有社会转型的色彩。其计划不可谓不庞大,改革的速度也不可谓不快,但练新军也好,办实业也好,兴学堂、派留学也好,还有各地办警政、地方自治、各类调查与选举,样样需费,而且非有巨额投入不可。对于连支付赔款与借款都不堪重负的清皇朝来说,经费问题就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障碍。(摘编自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
(2)根据材料三对新政的认识,指出清政府推行新政的目标及其面临的实际困难。结合上图分析,清政府为克服困难采取了什么措施,这种措施导致当时舆论对清政府产生了怎样的看法,这种舆论产生了何种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工业革命之后,西方社会贫富悬殊拉大,劳动者要求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的呼声逐日高涨。为此,发达国家推行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以使贫困人口和由于各种原因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得到最低的生存保障。这一制度被称为“福利国家”制度。二战以后吗“福利国家”在西欧日渐完美,在很大程度上起了稳定社会情绪的作用。这样的“福利国家”必然占用相当大的财政预算,而人民对福利政策不仅已经习惯,而且不嫌其多,只嫌其少。至80年代,“福利国家”的弊病已明显化。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严重地妨碍了经济的增长和发展高新科技的投入。(摘编自陈乐民《20世纪的欧洲》)
(3)根据材料四,概括“福利国家”产生的历史根源和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福利国家”日渐完善的主客观条件,并揭示“福利国家”遇到的难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托上述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就富民与强国的关系问题谈谈你的主张,并举出史实论证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四川省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