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文化体制改革” 的议题成为重中之重,于是,“文化”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文化体制改革需要从古今中外的历史中吸取养料

在2011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文化体制改革” 的议题成为重中之重,于是,“文化”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文化体制改革需要从古今中外的历史中吸取养料

题型:广东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在2011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中,“文化体制改革” 的议题成为重中之重,于是,“文化”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文化体制改革需要从古今中外的历史中吸取养料。
材料一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论语?子路》
材料二  一般来说,“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前者实质上从旧文化的立场批评或赞赏新文化,后者则用新文化批评或赞赏旧文化。            ——欧阳哲生《严复评传》
材料三  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西欧、北美总想从中国文化中找到灵感,找到救世良方。在西方人看来,中国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是传统的基础。认为儒家文化是一种可以与现代经济方式相结合、并给与经济发展以内在动力的精神文化形态,儒家文化不仅是历史现象,也是思考方式和生命存在形态。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政府和财团,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对东方文化的研究。东方文化带给西方的不再是彼岸世界的传奇故事,而是使西方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某些根本变化的运动。       ——张国光《在历史的地平线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对我国文化有何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各举一例分别评述材料二提到的“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后出现的文化倾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三,指出“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的原因。并说明现代欧美国家借鉴儒家文化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当前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国际和国内机遇是什么?并据上述材料,说明当前我国在文化体制改革时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创立的儒学经过后世的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是“万世师表”,开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深刻的影响着我国教育;编撰“五经”等。
(2)“五四”以前: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出“中体西用”思想,以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来驾御西方的“器物”;康有为以“托古改制”的方式宣传其变法政治理论,以中国国有文化的眼光去赞赏西方文化。“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前期倡导民主和科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是在用新文化批评旧文化。
(3)原因:世界大战的打击;经济危机的冲击。理由:儒家文化是一种可以与现代经济方式相结合、并给与经济发展以内在动力的精神文化形态。儒家文化不仅是历史现象,也是思考方式和生命存在形态;变革西方人的观念和和生活方式的需要。
(4)国内机遇:改革开放取得辉煌成就,经济稳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际机遇: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平与发展是世界主题。对待:批判继承。处理:相互学习借鉴,平等对待,共同发展。
举一反三
郑成功治理台湾期间,为原住民的部落地名更名,如台南县的“湾里”改为“善化”。当时出现的地名还有新化、仁德、归仁等,沿用至今。该现象直接说明郑氏政权  [     ]
A.奉明朝为正朔                    
B.传播大陆农耕经验
C.深受西学影响                    
D.以“儒”教化百姓
题型:广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杜维明著书说,“东亚的发展虽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却不只是西方模式的翻版,都有血肉相连的关系。……儒家可以发挥积极作用。”理解正确的是 [     ]
A.儒家学说始终对东亚起决定作用  
B.儒家学说难以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融合       
C.西方发展模式必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
D.东亚发展既吸取西方文明,又继承儒家文明
题型:广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近年来许多国家纷纷兴建孔子学院。在汉堡发现了一本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文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     ]
A.优秀文化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B.人类社会的文化逐渐走向一致
C.孔子的思想在欧洲得到推崇         
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
题型:广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下列表述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 [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C.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D.有教无类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 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 [     ]
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
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
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
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