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和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1602年,明末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自尽身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之是

  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和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1602年,明末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自尽身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之是

题型:0118 月考题难度:来源:
  1600年,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天文学家和布鲁诺被教会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1602年,明末思想家李贽在狱中自尽身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之是非,初无定质……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故谓人有男女则可,谓见(见:见识)有男女,岂可乎?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人之见尽短,又岂可乎? ——李贽《焚书》
  材料二 李贽虽在麻城,但有无数来自各地的追随者,几使麻城一境如狂,他的“异端”思想由此广泛传播。与此同时,麻城乃至京城的保守势力对李贽的迫害也逐渐升级……最终经神宗御批,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逮捕下狱,并焚毁其著作。不愿屈服的李贽在狱中赋诗:“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我今不死更何待,愿早一命归黄泉。”随后自杀身亡。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布鲁诺指出宇宙是无限的,地球仅仅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微尘。地球绕太阳转,而太阳也不是静止不动的。他认为宇宙是一个统一的物质世界,有它自己的客观规律,并不像教会所说的服从上帝的意志。这就彻底否定了教会的宇宙观。天主教会宣布他为“异教徒”,开除教籍,布鲁诺被迫长期离开祖国。1592年,他一回到意大意,即陷入宗教裁判所的毒手,监禁达七年之久,但他始终不放弃自己的学说。当宣布要处死他时,他说:“你们宣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宣判更感到害怕。”  ——摘编自刘明翰主编《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基本主张,指出这些主张产生的时代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据材料指出布鲁诺和李贽被视为“异端”的相同原因及他们临终表现的相似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学者认为,李贽的著作尽管在当时影响很大,但并没能在历史上开拓出一条新路。结合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从政治、经济和思想等方面予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主张:反对将儒学教条化(或挑战孔子的权威);提出“童心说”;反对歧视妇女。背景: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逐渐走向衰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思想文化专制逐渐加强。
(2)相同原因:挑战正统,威胁专制统治。相似之处:誓死捍卫自己的信念。
(3)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经济: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思想:正统思想仍占统治地位。
举一反三
下列对明朝思想家李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他对程朱理学大加鞭挞      
B、他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
C、他认为人皆有私        
D、他是早期的资产阶级的代表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明清时期,儒学受到猛烈冲击。有一个人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这个人是 [     ]
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夫之
D、李贽
题型:0115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

A.朱熹
B.李贽
C.陆九渊
D.黄宗羲
题型:江苏高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晚清历史艰辛悲壮,曲折复杂。国内学术界阐释百家争鸣,涌现出一大批成果,其中有这样一些著作:《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他们这些著作的研究视角侧重的是  [     ]
A.政治文明的演进
B.经济转型
C.社会思潮的激荡
D.社会群体
题型:山东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表: 下表是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课上,三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所得的结论。


请回答: (1)上述三组结论,哪一组有明显错误?试阐述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余的两组结论,哪一组可以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哪一组不能从材料直接推导出来?请分别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处于资本主义的前夜”,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当时中国未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0115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