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最后是以一次基本上没有流血的政变完成的,那么当初为什么又要采取反复的战争(暴力)方式进行呢?

既然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最后是以一次基本上没有流血的政变完成的,那么当初为什么又要采取反复的战争(暴力)方式进行呢?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既然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最后是以一次基本上没有流血的政变完成的,那么当初为什么又要采取反复的战争(暴力)方式进行呢?
答案
揭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序幕的是(新)议会中那些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议员们,他们当初只是想以议会斗争的方式,达成革命的目的,但国王查理一世于1642年挑起了内战。 内战开始后,各地的民兵集合在议会的旗帜下。组成议会军。由此可见,革命以战争(暴力)的方式进行已成必然,但这并非资产阶级的本意。“光荣革命”表面上看起来“基本上没有流血”,但在实际上恰好是以“流血”为前提条件的。首先,若没有战场上的胜利,根本无法推翻查理一世的统治;其次,威廉在英国登陆时不也是带着军队一起来的吗?所以说,要完成革命的任务,必要的暴力手段是少不了的,是否采取战争的方式,这要取决于形势的变化。
解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了从议会斗争到武装斗争的道路,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的掌握。在此基础上,要使学生认识任何旧的统治阶级都是不会甘心退出历史舞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举一反三
1688年的宫廷政变之所以被称为“光荣革命”,主要是因为()
A.政变是辉格党和托利党的联合行动
B.政变是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妥协
C.没有经过流血斗争而获得巨大成功
D.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以下关于近代英国内阁制说法正确的是()
A.内阁成员经国王提名,首相批准组成
B.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C.首相只有行政权,没有立法权
D.首相无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发展过程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光荣革命” ②《权利法案》颁布③责任制内阁的形成④富有的农民和城镇有产者获得选举权
A.②①③④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D.②①④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7世纪40年代初,中国与西欧某国都爆发了大规模的人民革命,对于这一现象的分析,下列结论中错误的一项是                                          (    )
A.从直接目的来说,两国革命都旨在推翻封建专制王朝
B.从参加者来说,两国农民都是革命主力军
C.从初步结果来说,两国革命都推翻了当政的君主
D.从深远意义来说,两国革命都促进了社会重要的转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仔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废除丞相后相当于丞相地位官职所享有权力范围的变化
时期
职位
所享有权力范围
明代中叶以后
内阁首辅
拥有拟票权,但不是合法的宰相,地位常受到挑战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
军机大臣
承旨拟写,相当于顾问、秘书班子
   材料二英王是国家元首,拥有任免首相、召集和解散议会、批准和否决法律、宣战、媾和和缔约大权,但这些只是例行公事,国王实际上是一个“统而不治”的虚名。然而国王又是不可或缺的,除了礼仪方面的作用外,某个政治环节发生矛盾,国王可利用自己的声望进行调节。有人说,国王虽然不再是国家舰船的原动力,但却是扬起风帆的桅杆。
材料三18世纪前期在英国形成的政治制度中,下院议员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由国王任命在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送交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制内阁,即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或首相负责的“责任制政府”。首相身兼政府首脑,手中握有行政与立法大权,一切阁员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必须联合起来集体负责。
请回答:
(1)材料二反映出英国的政体是什么?材料三反映出英国政治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什么?(2分)
(2)范例:2008年3月20日,是伊拉克战争爆发5周年。在伊拉克战争前后,布莱尔的思路很明白,在日不落帝国已成为历史之后,跟胜者走是英国的唯一的选择。2003年春天,虽然与法、德所代表的欧洲大陆反战派只隔着一条窄窄的海峡,但他毅然站在了大西洋的另一边。
阅读上面范例,根据材料三说明下列问题:
(2)①对于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3分)
②对于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如果女王伊丽莎白反对,布莱尔会不会因此而撤兵?为什么?(3分)
(3)材料一与材料三所反映的制度有何不同?这两种制度对各自产生的影响是什么?(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