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学者评论某国“吃新大陆,而养肥的却是荷兰”,成为欧洲名副其实的“黄金的漏斗”。这里的“某国”最可能指的是 (  )A.葡萄牙B.西班牙C.英国D.法国

一些学者评论某国“吃新大陆,而养肥的却是荷兰”,成为欧洲名副其实的“黄金的漏斗”。这里的“某国”最可能指的是 (  )A.葡萄牙B.西班牙C.英国D.法国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一些学者评论某国“吃新大陆,而养肥的却是荷兰”,成为欧洲名副其实的“黄金的漏斗”。这里的“某国”最可能指的是 (  )
A.葡萄牙B.西班牙C.英国D.法国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由材料“吃新大陆”可知,发现新大陆是哥伦布,而支持哥伦布探险的国家是西班牙,所以答案选B。
举一反三
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入欧洲的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二 从顺治元年至嘉庆十二年(1644~1807年)的一百六十多年间,银钱比价表现出较长时期的相对稳定,始终是在一千文左右波动。在鸦片战争前夕,一两白银所换制钱已达一千二三百文,最高达一千六百文。1845年银价上涨更甚,御史刘良驹奏称:“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中国“银贵钱贱”现象日益严重。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世纪后期世界发生了哪些变化?简析其原因。(4分)
(2)材料二中出现“银贵钱贱”和“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指出这些现象与世界市场形成之间的关联度。(6分)
材料三中图一和图二之间存在怎样的因果关系?从图二中可以获知哪些重要的信息?(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下图,由达•伽马开辟的新航线是图中所示的航线(  )
A.①B.②C.③D.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所谓的“价格革命”,下列关于“价格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金银贬值,物价上涨B.扩大了世界各地之间的交往
C.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引起了阶级力量对比的变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大文明之间的相互孤立与隔绝的状态,开始了真正的世界历史,影响深远。就社会生活领域而言,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餐桌上:东南亚的胡椒、肉桂等廉价香料进入欧洲寻常人家
B.物种上:马铃薯、番茄、玉米等超出美洲范围传到亚洲
C.人种上:美洲变成世界上种族成分最混杂的地区
D.穿着上:中国丝绸、印度棉制品从此在地中海区域大量转运销售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哥伦布远航美洲,发现了新大陆,人们对此事褒贬不一,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殖民活动给美洲带来灾难B.加强了世界联系
C.扩展了工业文明D.冲击了美洲传统社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