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5世纪末开始,为了寻求海外财富,西欧国家的航海家们纷纷扬帆远航,驶向茫茫大海,陆续开辟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5世纪末开始,为了寻求海外财富,西欧国家的航海家们纷纷扬帆远航,驶向茫茫大海,陆续开辟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

题型:陕西省模拟题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世纪末开始,为了寻求海外财富,西欧国家的航海家们纷纷扬帆远航,驶向茫茫大海,陆续开辟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
材料二 中国是个陆地大国,也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国土”面积300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国家要繁荣、人民要富裕离不开海洋。国家发展规划中,各地区、各行业都应想到海洋。中华民族富有悠久的海洋文化和航海传统,郑和下西洋把海洋文明和世界航海推向了鼎盛,是“世界大航海”的先驱者、光辉的民族海洋传统应大力弘扬。历史上由于漠视海洋、放弃海权,导致海防废驰、国门洞开。来自海上的帝国主义入侵,使中国沦落为半殖民地社会。丧权辱国的历史应永远反思……
材料三 2010年7月25日——28日,美韩在……黄海水域进行军演。由于黄海演习地点靠近中国,部分中国民众反应激烈;中国外交部和中国军方也相继表态,反对此次美韩黄海演习。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远洋航海事件对人类文明进程、欧洲社会发展和世界市场各有何重大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人类文明进程发生的明显变化,“心满意足的中国人”采取了什么对外政策?这种政策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中,除郑和下西洋外,中国占代悠久的海洋文化和航海传统的表现还有哪些?近代史上,由于漠视海洋而导致的恶果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简要分析为什么中国从官方到民间激烈反对美韩黄海军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的相互孤立状态,促使世界各地日益连成一个整体;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对外政策:实行“海禁”或“闭关锁国”政策。影响: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隔断国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3)表现: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唐朝海上贸易的频繁,元代泉州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港口等。恶果: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甲午战争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等。
(4)历史因素:吸取近代列强侵华的教训。现实因素:美韩军演带有遏制中国的色彩,威胁了中国安全。
举一反三
16世纪以前,欧洲人开始认识到一种新现象——通货膨胀即价格的普遍上涨。1500年以后,(西欧)价格很快开始迅速上涨。在这个世纪里,整个欧洲大陆的价格平均上涨了4倍。……16世纪的西欧出现通货膨胀。这种现象[     ]
A.造成社会动荡,损害了国际贸易
B.表明西欧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
C.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丁基础
D.由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引起
题型:山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观察美洲人种的分布图:美洲人种构成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①新航路的开辟②欧洲殖民者种族灭绝政策③欧洲人移民④黑奴贸易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题型:山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材料二 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南非的布须曼人、有教养的中国官吏,还是原始的巴塔哥尼亚人。——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三 世界与西方的冲突至今已经持续了四、五百年。在这场冲突中,到目前为止,有重大教训的是世界而不是西方;因为不是西方遭到世界的打击,而是世界遭到西方的打击——狠狠的打击。——阿诺德·J·汤因比
(1)材料一、二关于“世界历史”的开创(开始)提出了怎样不同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三,分析“世界与西方”的冲突指的是什么?这种冲突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为什么能够“狠狠的打击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述材料,归纳世界近代历史的基本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浙江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针对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区域地位变化问题,有学者提出了如下观点:
观点一 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主要是中国)的奇迹。
观点二 如果世界结束于1945年,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我们大部分人伴随着北大西洋的胜利和一个高消费、高能源利用和高劳动生产力的世界的诞生成长。
观点三 1945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头戏并不发生在西方(欧美),而是发生在东亚,日本明显赶上了最富有的西方国家,台湾和南韩没有落后很远,中国沿海重要地区现在正在紧随其后。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你是否支持观点一?请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支持或反对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点二中“北大西洋胜利”包括了西欧的发展,请概括指出自19世纪初到1945年西欧发展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观点三肯定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成绩,概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二战后全球经济发展的评论,观点三明显忽视了西方的作用。请结合史实说明,西方国家为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哪些重大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广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历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世界史不仅仅是世界各地区史的总和,若将其分割再分割,就会改变其性质,正如水一旦分解成它的化学成分,便不再成其为水,而成了氢和氧。”下列事件最能佐证这一史观的是[     ]
A.文艺复兴运动
B.新航路开辟
C.巴黎公社革命
D.欧盟的建立
题型:安徽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