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由于私人经济活动的不协调引起的,与政治和政府无关,但政府可为消除经济周期起作用。下列历史关系式表述明显与此理论不相符的

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由于私人经济活动的不协调引起的,与政治和政府无关,但政府可为消除经济周期起作用。下列历史关系式表述明显与此理论不相符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由于私人经济活动的不协调引起的,与政治和政府无关,但政府可为消除经济周期起作用。下列历史关系式表述明显与此理论不相符的是
A.垄断组织—坚持自由贸易的英国政党失势
B.自由放任—罗斯福新政
C.国民经济陷于崩溃边缘—***改革开放
D.经济危机—德国法西斯上台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运用所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所强调的“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其产生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存在,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难以避免,所以结合史实可知ABD三项均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有关符合题意,C项国民经济陷于崩溃边缘是因“文革”引发的政治灾难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无关,所以答案选C。
举一反三
多数经济史学家认为其不是在一夜之间发生的,它与1776年、1789年和1917年的政治革命相比是一个逐步的渐进过程;它是在一个个地区逐步发生的,而不是一下子席卷全国。它的重要意义不亚于从旧石器时代原始的狩猎人向新石器时代定居的务农人的转变。材料重在说明
A.新航路开辟促进欧洲的殖民扩张
B.工业革命的扩展是渐进而深远的
C.文艺复兴从意大利影响到整个欧洲
D.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美的逐步扩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历史课外兴趣小组要办一期黑板报,有如下的一段宣传材料: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请你给宣传材料中的“发明”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A.信息时代的到来B.理性时代的到来
C.蒸汽时代的到来D.电气时代的到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一般认为史学研究分为问题形成、史料收集、史料整理和历史解释等环节。下列表格的形成属于史学研究的(   )
欧洲主要国家产业部门劳动力结构(万人)
德国
1882年
1895年
1907年
1925年
1939年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824
624
614
829
806
440
988
1098
595
975
1321
900
899
1455
1130
英国
1841年
1851年
1871年
1911年
1991年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154
307
230
205
449
237
182
559
446
161
946
727
57
743
1861
A.问题形成         B.史料收集          C.史料整理      D.历史解释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是中国和欧洲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的比例,对该表所反映的史实理解正确的是  
时间
中国
整个欧洲
1750年
32.8%
29.8%
1830年
23.2%
34.2%
①欧洲国家的工业革命推动了其制造业的发展   
②双方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不同导致了比例变化
③中国局限于手工生产是其制造业落后的原因   
④说明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小于欧洲主要国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5分)心理学家认为人一生的发展有阶段性的关键期,区域文明的发展亦是如此。1750—1850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阶段;1917—1937是苏式社会主义文明诞生走向强大的关键时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775年北美爆发独立战争,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西方民主政治开始在欧美大国确立。法国学者托克维尔进行研究,先后写成《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
材料二:……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资产阶级)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随着资产阶级即资本的发展,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基督教思想在18世纪被启蒙思想击败……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推动1750—1850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因素。(6分)
材料三:  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进见中国乾隆皇帝,以下是期间英国的礼单和中国的回礼单:礼单一(英国):天文仪器有天体运行仪、地球仪、望远镜、透镜、气压计等,工业设备有蒸汽机、棉纺机、梳理机和织布机,军事装备有步枪、装备有110门火炮的巨型战舰模型等。礼单二(中国):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48团,茶膏9匣和各色食品等。
——据《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材料整理
(2)根据材料三比较礼单一、二,提取两项关于18世纪末中、英社会文明进程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8分)
材料四: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因此我国共产党也就拒绝了“通常的”工业化道路,而从发展重工业开始来实行国家工业化。
——摘自《斯大林选集》
(3)面对西方文明的压力,斯大林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材料四中所说的“通常的”工业化道路是什么?(4分)结合所学以英国为例加以说明。(6分)苏联的特色工业化道路开创出一种崭新的发展模式是什么?(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