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6~l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年代152016001670170017501801185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5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6~l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年代152016001670170017501801185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5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16~l9世纪英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年代
1520
1600
1670
1700
1750
1801
1851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5.25
8.25
13.5
17.O
21.O
27.5
51.O

——谷延方《重评圈地运动与英国城市化》
材料二:人口向城市不断移住,农村因租地集中,耕地牧场化,以及机器等等而不断人口过剩化,农村人口因拆毁小屋而不断被驱逐,这种现象是同时并进的。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人口问题》
材料三:在此期间,城镇人口由1843年的2070万人,致1893年增至2350万人。从占
总人口的5.1%上升为6.6%。至1949年增至5766万人,从占总人口的5.1%上升
至l 0.6%。……从“五口通商”始,至甲午战争前,全国通商口岸34个。这些口岸一
般是被迫开放的……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官商合办工厂、民族资本主义工
厂三大类。
——皮日休《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
材料四:由于历千年而仍其故的农工结合体因在近代受到的冲击程度不同,造成了不同
区域间传统农业区域和商品化农业专业化区域的同时并存。在小农经济一统天下的传统
农业区域,城乡间的联系和互动性差,乡村对城市产生的推动力小,城市对乡村产生的
拉力也弱,故而城市与乡村均发展缓慢。
——戴鞍钢《近代上海与苏南渐北农村经济变迁》
(1)据材料一指出近代英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2分) 并据材料一、二分析英国城
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4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前期城市发展的背景。(6分)
(3)对比材料一、三归纳中国近代城市化的特点(4分),根据材料四分析其特点形成
的主要原因。(2分)
(4)近代中英两国的城市化进程,对当今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有何启示?(2分)
答案
(1)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或工业革命后大大加快)。(2分) 工业革命和圈地
运动的推动。(4分)
(2)列强经济侵略;通商口岸的被迫开放;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推动。(6分)
(3)特点:起步晚,发展缓慢。(4分)原因: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2分)
(4)应不断加快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建设,并与城市化协调发展,形成合力。城乡的互动
程度影响城市化进程;乡村经济发展程度影响城市化进程;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影响乡村经
济结构的变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等(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2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英的城市化进程。
第(1)问主要考查英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根据材料即可得出答案。
第(2)问主要考查中国城市化发展的背景。根据材料得出。要从材料中获取有效的信息。
用书面语来回答。
第(3)问考查中国城市化的特点以及原因。原因主要从政治、经济等来考虑。
第(4)问主要考查得出的启示。主要是启发和指示。要归纳城市化进程中的成功的经验和
失败的教训。要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要用概况性和精炼的语言来表达,只要言之成理均可得
分。
举一反三
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条件不应该包括 
A.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和市场条件
B.圈地运动的进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并扩大了国内市场
C.手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
D.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更多的劳动力由农业生产转入工业生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著名作品《八十天环游地球》讲述了公元1872年,
主人公福克与人打赌,用80天环游地球的故事。在当时,现实中的凡尔纳要环游地球,可
以使用的交通工具有 
①火车           ②轮船              ③汽车                   ④飞机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图是一幅创作于1903年的漫画,其主旨是
A.批评洛克菲勒控制全球石油贸易的企图
B.讽刺洛克菲勒给予芝加哥大学的资助来自于巨额利润
C.嘲笑芝加哥大学依傍寡头,接受洛克菲勒的蝇头小利
D.抨击洛克菲勒谋求垄断全球石油贸易,用助学美化自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8分)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
深入研究。请你对下述问题发表自已的见解。
材料一 (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英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作工业革命
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
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
农民失去了自已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
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的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
煤炭是英国工业蓝剑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
(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
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于教堂突顶的图景。                      
——马克等《世界史考史》
材料三 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
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暧,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
应”
——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7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11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早采用机器缝制衣服的国家是(  )
A.美国B.法国C.英国D.德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