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B.雕版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B.雕版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当时,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
A.造纸技术的重大改进B.雕版印刷术得以推广
C.胶泥活字印刷的诞生D.金属活字印刷的出现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该发明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效率,雕版印刷术出现在唐朝,时间符合题意但其效率不符合材料中的“神速”;造纸技术在东汉改进,但是材料并未关注造纸术的发展,而是印刷术的发展;金属活字印刷出现在13世纪不可能出现在北宋沈括《梦溪笔谈》里。因此ABD均错误。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印刷效率得到大大的提高,当时是泥活字。故选C。
点评:印刷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在宋代毕昇之前,印刷术多是雕版印刷,效率不高,北宋毕昇改进了印刷术,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对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宋代以后传入西方,推动了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发展。
举一反三
温家宝在《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的演讲中指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包容和相互学习。”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造纸术经阿拉伯人引入葡萄牙,在13世纪到达西方,廉价耐用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中世纪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和小牛皮纸。1450年前后德意志人古登堡等,用铅、锡、锑的合金铸成活字。从此,《圣经》不再是天主教神职人员独有的工具。正如马克思所说:“……印刷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了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世界近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
   思想家
           主要思想
 
孟德斯鸠
(1689~1755年)
   主张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分别由议会、君主、法院三家掌握,各自独立,相互牵制,彼此平衡,以维系国家的统一。
 伏尔泰
(1694~1778年)
   倡导人人平等、信仰自由和民主政治,认为最好的政治形式就是英国式的开明君主政治。
卢梭
(1712~1778年)
   认为人民应当推翻暴君,重建符合人民利益的契约,创立民主共和国,国家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
材料三

材料四 一位研究晚清乡土意识的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造纸术和印刷术的传播对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2分)
(2)依据材料二,分别指出西方启蒙思想家弘扬的基本主张。(6分)
(3)你是否认同材料四的观点?请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加以说明。(3分)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的认识。(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对下幅图表解读正确的是(    )

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B.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
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D.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走向衰落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古代中国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西欧有一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古代科技史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中国人利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并转化为巨大生产力
B.阿拉伯人在东西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的作用
C.古代中国在科技发明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
D.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并将之用于生产与社会实践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以下关于先秦时期所取得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发明指南仪器    ②建立数学体系     ③记录哈雷彗星    ④创制浑仪、简仪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欧洲近代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替宗教改革开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的是
A.指南针与印刷术B.造纸术与火药C.火药与指南针D.印刷术与造纸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