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都市上海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移民城市。(8分)材料一   青浦崧泽村考古发现的彩陶猪、玉器和陶壶材料二材料三  上海公共租界筑路情况:(沪西)1864年筑

国际大都市上海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移民城市。(8分)材料一   青浦崧泽村考古发现的彩陶猪、玉器和陶壶材料二材料三  上海公共租界筑路情况:(沪西)1864年筑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国际大都市上海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移民城市。(8分)
材料一   青浦崧泽村考古发现的彩陶猪、玉器和陶壶

材料二

材料三  上海公共租界筑路情况:(沪西)1864年筑Jessfield Road(万航渡路);1901年筑Brenan Road(长宁路).Hungjao Road(虹桥路)、Rubicon Road(哈密路).Robinson Road(长寿路);1903年筑Kiaochow Road(胶州路)……
问题:
1)考古发现说明上海在____石器时代已经有了文明的雏形。材料一属于哪种类型的史料?要考证崧泽文化,我们还可以用哪些史料进行印证? (4分)
2)从材料二和材料三中,你可以得到哪些历史信息?(4分)
答案


解析

举一反三
2007年9月20日,全国政协委员、港澳知名爱国人士何鸿燊先生以6 910万港元,购入原属圆明园海晏堂御制12生肖“水力钟”喷泉马首铜像,并捐赠给国家。导致此文物流落海外的事件是  (     )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日本全面侵华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泽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承认“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主要是     
A.永久居住权B.海关管理权C.领事裁判权D.片面最惠国待遇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近代中国人慨叹:“泰西公法,于平等之国设领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这种现象(   )
A.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开始出现
B.客观上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
C.说明中国政府丧失了官吏任免权
D.反映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已不完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凌青诗作:“粤海销烟扬我威,但悲港岛易英徽。前仇旧恨今尽雪,只缘华夏已腾飞。”诗中涉及的历史事件有
①虎门销烟   ②签订《南京条约》   ③签订《马关条约》   ④香港回归
A.①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4分)晚清时期,国门渐开。虽然清政府抱残守缺,但是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仍然不可抗拒地发生着变革。
材料一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公使常驻北京,强烈要求觐见清帝,但不行跪拜之礼。清廷坚决不允。经过长期交涉,中外双方达成妥协,清廷同意外国公使可不行跪拜之礼,外国公使觐见他国君主,惯例是三鞠躬,“此次在中国请觐,改为五鞠躬,以昭格外敬诚”。
——王开玺:《试论中国跪拜礼仪的废除》
材料二 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路径或者方向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历史可能循着某种路径发展,历史条件改变了,发展的路径也可能改变,这就是历史发展的转折。洋务新政(洋务运动)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它虽然没有使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生产方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但却为此后改良派、革命派成长提供了基础。
——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
材料三 清朝一向奉行“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甲午战争后,洋货倾销,大量利源流向国外。爱国人士要求“振兴实业”“设厂自救”。在此压力之下,20世纪初,清政府先后发布上谕,提出“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条”“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急应加意讲求……先订商律,作为则例”。制订和颁布了《钦定大清商律》等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
回答:
(1)材料一中所说的中外礼仪之争反映了双方什么样的观念或心态?(2分)双方的妥协有无积极意义?(1分)为什么?(2分)
(2)根椐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是如何为改良派、革命派的成长提供基础的?请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简要分析。(4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是在什么背景之下开始经济立法的。(3分)这些经济立法有什么积极意义?(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