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住在上海的西方传教士写信給教廷,报告在华工作內容。他提到:最近中国与日本发生冲突,战事发生之前,上海的外文报纸都认为中国一定能够打败日本,沒想到日军却打了胜

一位住在上海的西方传教士写信給教廷,报告在华工作內容。他提到:最近中国与日本发生冲突,战事发生之前,上海的外文报纸都认为中国一定能够打败日本,沒想到日军却打了胜

题型:上海期末题难度:来源:
一位住在上海的西方传教士写信給教廷,报告在华工作內容。他提到:最近中国与日本发生冲突,战事发生之前,上海的外文报纸都认为中国一定能够打败日本,沒想到日军却打了胜仗。这场战争是  [     ]
A.甲午战争
B.沈阳事变
C.淞沪会战
D.七七事变
答案
A
举一反三
民族的觉醒
1840年以来,中国因外患而遭受的每一次失败都产生过体现警悟的先觉者。但他们的周围和身后没有社会意义的群体,他们走得越远就越是孤独。甲午打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过去,人们多以甲午战争当中和甲午战争之后各地民众的反抗斗争来描述这种觉醒,其实并不准确。民众的反抗,主要体现了一种反侵略的自卫本能,其中愤激的感情色彩居多……在社会历史现象中,“觉醒”一词并不归结于愤激,其准确涵义应在于主体对自身历史使命的自觉意识。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运用了“甲午大败”的表述,如何理解甲午战争的结果是中国的“大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840年至“甲午大败”之前,中国出现过哪些“先觉者”,简述他们的思想贡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列举史实,说明“甲午大败”后“中华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出现个别“先觉者”到“群体意义的觉醒”的变化看,中国近代历史表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上海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1894年,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的投资总额约为2800万元,到1914年,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为1106万美元,较1894年前扩张了近8倍,各国纷纷扩大在华资本的所谓“法律”依据是: [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题型:上海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中法战争
B.日俄战争
C.甲午战争
D.抗日战争
题型:上海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订进口税。”该条款出自 [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题型:上海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条约规定:“(一)从湖北省宜昌溯长江以至四川省重庆府。(二)从上海驶进吴淞口沿江及运河以至苏州府、杭州府。………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据此判断该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