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而在110年前的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却以战败而告终。这一胜一败的结局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0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而在110年前的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却以战败而告终。这一胜一败的结局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题型:0122 月考题难度:来源:
200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而在110年前的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却以战败而告终。这一胜一败的结局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赴中、朝活动,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每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
  材料二 在战争危险日益迫近的紧要关头,清政府以财政紧张为由,削减军费预算;而甲午孝钦皇太后六旬万寿庆典,先是修三海,共花费白银600万两,其中挪用海军经费437万两;后又修建颐和国,耗资
1000万两,挪用海军军费750万两。
  材料三 清政府自始即采取求欧洲列强干涉,速行终止中日战争之政策,李鸿章屡求各国代表援助,且电训其驻欧洲各国之使臣,使直接哀求各驻在国之政府。材料四 ***在《矛盾论》中有精辟的论述。《矛盾论》说:“两军相争,一胜一败,所以胜败,皆决于内因。胜者或因其强,或因其指挥无误,败者或因其弱,或因其指挥失宜,外因通过内因而引起作用。”
回答下列问题:
(1)据材料一,说明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必然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十年前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华民族的复兴史上占有重要历史地位,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回答:
(3)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说明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要分析抗日战争在中华民族复兴史上的重大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明治维新后,日本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甲午战争之前日本在军事上已做好侵华的准备。
(2)①清王朝的腐败无能。②清政府奉行“避战自保”,不认真备战。③慈禧太后大搞万寿庆典,挪用军费。④外交上寄希望于欧洲列强的调和。(必须要有第一点)
(3)国内:国共两党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的持久抗战。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坚持抵抗。(必须要有第一点)国际:反法西斯国家的支援。
(4)①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的完全胜利,增强了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③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武装力量,在抗日战争中发展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点任答其中两点)
举一反三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可以划分为那几个阶段?简介其代表人物、内容特征以及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图片中情景反映的应是哪一次战争带来的影响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题型:0103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康有为在诗中写道:“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 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有:
①甲午海战②《马关条约》的签订③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④百日维新

[     ]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题型:0103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1895年,赫德在一封信中说:中国政府的态度是“一旦被要求,就会惠然让与别国”。其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     ]
A、中国半殖民地秩序基本确立
B、清廷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
C、民族矛盾相对缓和
D、慈禧太后仍掌实权
题型:0103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近期以来,历史题材电视剧大行其道,其间也出现了一些严重违背历史的剧情。在一部反映甲午中日战争的电视剧中出现的场景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

A、清朝北洋舰队的士兵在战舰炮管上晾晒衣服
B、日本密令驻朝公使“促成中日冲突”
C、日本军队占领威海卫后进行了骇人听闻的大屠***
D、李鸿章在日本谈判时遇刺而受伤
题型:0103 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