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西方传统理论往往把和平与民主同举,而把暴力与专制并论。摩尔却针锋相对地提出:暴力在历史上有着不

(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西方传统理论往往把和平与民主同举,而把暴力与专制并论。摩尔却针锋相对地提出:暴力在历史上有着不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西方传统理论往往把和平与民主同举,而把暴力与专制并论。摩尔却针锋相对地提出:暴力在历史上有着不可低估乃至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西方民主道路的起点便是暴力革命,尽管许多资产阶级著作往往有意无意地抹去这一历史渊源。
——(美)巴林顿·摩尔《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序言》
结合中外史实,评述材料中摩尔的观点。(10分)
答案

评述:摩尔认为,暴力在历史上对实现民主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2分)法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波旁王朝,历经反复,最终通过《1875年宪法》,确立民主共和制(以英、美为例亦可);(4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并颁布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4分)
解析

试题分析:观点评述类设问,要注意分两步来组织答案,第一步先述,按照题干要求简述(概括)题干中的观点,即摩尔认为,暴力在历史上对实现民主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第二步论证,联系所学知识,可以从中外历史中与之相关的史实来进行论证,如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史实和中国的辛亥革命的史实来论证前面的观点即可。
举一反三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把西方的政治制度引入中国的同时,都不尽照抄照搬,而是有所损益变通。其中孙中山领导建立的民主政体,对美国政体最为显著的变通是   
A.责任内阁的权力重心   B.三权分立的权力分配
C.民主共和的政治体制   D.主权在民的民权原则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12年2月12日,清廷颁布《宣统帝退位诏书》,有言:“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据此,有学者认为这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体面地保留了封建王室及其待遇B.资产阶级以和平手段获得统治权
C.演绎了一场不流血的宫廷政变D.通过法律手段有效限制了君主权力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孙中山在1894年《上李鸿章书》中提到“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地能尽其利则民食足,物能尽其用则材力丰,货能畅其流则财源裕。故曰:此四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孙中山看到了国家大治的根本B.孙中山看到了洋务运动的局限性
C.孙中山在探索强国之路D.孙中山对清政府抱有政治幻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它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一致性主要是
A.驱逐帝国主义势力,打倒军阀B.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消灭私有制
C.平均地权,满足农民土地要求D.召集国民会议,废除不平等条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辛亥革命的消息传到台湾后,台湾社会各阶层人民都一传十、十传百地奔走相告。人们把这个重大事件概括成三句话:“唐山发生了革命,‘漩桶’已经退位,孙逸仙做了大总统”。这反映出台湾人民
A.渴望脱离清朝独立B.心向祖国、关心祖国
C.对辛亥革命的了解有限D.没有屈服于日本的殖民统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