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8日,“中国缘十大国际友人”网络评选活动揭晓,评选出新中国建立前后百年间对中国贡献最大、最受中国人民爱戴或与中国缘分最深的十位国际友人中,20世

2009年12月8日,“中国缘十大国际友人”网络评选活动揭晓,评选出新中国建立前后百年间对中国贡献最大、最受中国人民爱戴或与中国缘分最深的十位国际友人中,20世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2009年12月8日,“中国缘十大国际友人”网络评选活动揭晓,评选出新中国建立前后百年间对中国贡献最大、最受中国人民爱戴或与中国缘分最深的十位国际友人中,20世纪30年代在抗战中为救治中国军人而殉职的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大夫以及献出宝贵生命的印度医生柯棣华大夫两人均当选。这一活动说明的核心问题是(  )
A.中华民族重情感恩的传统美德B.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地位和作用
C.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性和民族性D.中国抗日战争的正义性和长期性

答案
C
解析

举一反三
有关中共在民主选举上提出的“三三制”原则,正确的是(   )
A.***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出
B.抗日民主政权中的人员包括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分子和国民党
C.“三三制”政权充分保障了中国共产党的广泛民主权利
D.是由中共领导并与其他抗日党派真诚合作的民主制度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战役。下列哪一战役不属于正面战场组织的
A.淞沪会战B.百团大战C.太原会战D.枣宜会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0年10月21日,中俄边境小城满洲里,二道街张姓木铺。两名伐木工,风尘仆仆而来。……店主把他们安顿下来。可5天后,二人却在店内暴亡。……但人们万万没有想到,一场持续6个多月、席卷半个中国、吞噬了6万多条生命的大鼠疫正滥觞于此。这一天是宣统二年九月二十三日,西历19l0年10月25日,例来被公认为东北大鼠疫的发端。后来经考证,其实早在1910年春夏之交,俄国西伯利亚就已经发生了疫情,但西伯利亚人烟稀少,居住分散,再加上俄国方面控制严密,疫情没有扩大。出于对自身的保护,俄国把大量疑似染病的中国劳工驱逐回国。劳工们带着病毒,沿铁道一路向南。……一时“疫气蔓延,人心危惧”,有如江河决堤,不可遏止。
——2009年2期《新华文摘》
材料二  19l0年12月初,外务部右丞施肇基收到了俄日两国的照会,俄国和日本以清政府无力控制疫情为名,要求独立主持北满防疫事宜。……早年曾赴美留学的施肇基深谙国际外交,他知道答应俄日两国独立主持东北防疫的要求,无异于把东三省的主权拱手送出。……只有控制住疫情才能堵住列强之口,而且主持东北防疫的绝不能是外国人。
——2009年2期《新华文摘》
材料三 日内瓦2009年11月6日电,世界卫生组织6日发布通报说,近来一些国家报告在猪、猫等动物身上检测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各国应密切关注甲型流感在动物中的传播,监测病毒可能出现的变化。
——新华社
(1)根据材料一,指出俄国政府针对鼠疫采取的措施。导致了什么后果?在中国,鼠疫是通过哪些渠道蔓延扩散的?说明了什么本质问题?(1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俄、日要求“独立主持北满防疫事宜”的目的。当时清政府官吏施肇基等人对此问题的认识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问题?(12分)
(3)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指出当今社会在应对流行性疾病时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对此你有何认识?(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现代京剧《沙家浜》中这样唱道“朝霞映在阳澄湖上……”“他们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遇皇军追得我是晕头转向,多亏了阿庆嫂她情急之中把身藏……”该剧描述的历史发生在(  )
A.辛亥革命期间B.国民大革命期间C.抗日战争期间D.解放战争期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
材料一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在江西瑞金成立,颁布《苏维埃暂行选举法》、《选举细则》等法律文件,在革命根据地范围内开展民主选举,实行苏维埃代表制。工农劳苦大众取得这样的权力,乃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
  
图1 苏维埃政权的选举        图2 苏维埃政权颁发的选民证
——引自高等院校教材《中国革命史》
材料二 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比较普遍的农村选举方式是红绿票法和豆选法。红绿票法属于票选法的一种,具体施行是这样的:发给投票人额定的红绿票,而让候选人坐在台前,背对着投票者,每人背后一个票箱,红票意味着同意,绿票意味着反对,投票人对每个候选人只能投一种颜色的票。豆选法是根据地使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选举法,其法以豆粒(什幺豆子都可以,已经用过的有黄豆、绿豆和蚕豆不等)作为选票,每个投票人发给一定额数的豆粒,每粒表示一票。投票时让候选人坐在台前一排,背对着投票者,每人背后放一大海碗,投票人鱼贯而过,认为信得过的,就在他的碗里放下一粒豆子,豆多者当选。
——引自张鸣《中共抗日根据地基层政权的选举与文化回归》
材料三 一组抗战时期根据地的选举照片

请回答: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为什么说“工农劳苦大众取得这样的权力,乃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3分)
(2)根据材料,归纳概括抗日根据地民主选举的特点。(6分)
(3)抗日根据地在选举组织抗日民族政权的时候采取哪一重要原则实施?(2分)这一原则的实施有何积极意义?(4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