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潮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该片六集的主题按史实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应是A.峥嵘岁月千年局变中国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追潮了中华民族的强国之梦和不懈探索的伟大历程。该片六集的主题按史实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应是A.峥嵘岁月千年局变中国新生伟大转折继往开来世纪跨越 | B.峥嵘岁月伟大转折千年局变中国新生继往开来世纪跨越 | C.千年局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 继往开来 | D.千年局变峥嵘岁月伟大转折中国新生世纪跨越继往开来 |
|
答案
C |
解析
根据所学,千年局变指的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峥嵘岁月指长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新生指1949年建国,伟大转折是指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世纪跨越是20世纪的三个代表,继往开来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举一反三
该图是我国一种经济形态的发展曲线图,下列关于这种经济形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近代一种进步的经济 | B.它的发展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 | C.它在近代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 | D.它一度成为中国占主导地位的经济 |
|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下面是中国青年报的特别报道《变迁:从“一五”到“十一五” 》的部分主题词摘要
时期
| 主题词
| “一五” (1953-1957)
| 自力更生、工业增速
| “二五” (1958-1962)
| 大跃进、赶英超美
| “六五” (1981-1985)
| 走向改革开放
| “八五” (1991-1995)
| 小平南巡、改革潮涌
| “九五” (1996-2000)
| 宏观调控、经济软着陆
| “十五” (2001-2005)
| 指令性计划退场、市场配置资源
| “十一五”(2006-2010)
| 改革开放、坚定不移
| 《中国青年报》对从“一五”到“十一五”主题词的概括,反映出我国 ①经济建设指导方针出现过“左”倾冒进错误 ②经济发展环境经历了从被封锁包围到与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的变化 ③经济体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④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 ①③④ |
下列是《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件大事》一书目录中列出的最后10件大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 根据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发展进程,将上述事件划分为4个发展阶段,将每个阶段的名称和事件序号填写在相应表格中。(8分)
(2)从事件91至99中任选一件,说明入选理由。(2分) (3)根据上述10件大事概括中国历史发展趋势。(3分)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 经济成分
| 1952年
| 1956年
| 公有制经济
| 国营经济
| 19.1%
| 32.2%
| 合作社经济
| 1.5%
| 53.4%
| 公私合营经济
| 0.7%
| 7.3%
| 私有经济
| 资本主义经济
| 6.9%
| 0%
| 个体经济
| 71.8%
| 7.1%
| 材料二 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20世纪60、70年代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三 说凤阳,道凤阳,改革鼓点先敲响,三年跨了三大步,如今飞出金凤凰。 ——20世纪80年代流传于民间的凤阳花鼓词 材料四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深刻的变化。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在安徽,中国领导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到1981年或1982年,90%以上的家庭是以户而不是以生产队为单位负责耕种以前的集体土地。到1983年底,甚至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在中国农村消失了,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52年到1956年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有何变化?分析其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2)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所描述的历史现象?从材料二到材料三历史现象发生根本变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 (6分)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试述80年代我国实行“生产责任制”对现代化的有利和不利影响。(6分) |
下面所示的折线统计图最有可能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 ( )
A.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情况 | B.人口增长率的变化情况 | C.与我国建交国家数量的变化情况 | D.单位GDP能耗的变化情况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