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号封面人物是一个从贫苦移民,一跃成为美国“钢铁大王”的卡内基。陈独秀曾撰文:中国国民“不能食力者,必食他人之食,不思创业者,自绝生得之途”

《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号封面人物是一个从贫苦移民,一跃成为美国“钢铁大王”的卡内基。陈独秀曾撰文:中国国民“不能食力者,必食他人之食,不思创业者,自绝生得之途”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号封面人物是一个从贫苦移民,一跃成为美国“钢铁大王”的卡内基。陈独秀曾撰文:中国国民“不能食力者,必食他人之食,不思创业者,自绝生得之途”,造成“民德由之堕落,国力由之衰微”。这表明陈独秀
A.向美国示好,希望美国政府在巴黎和会上主持公正
B.希望要学习卡内基艰苦创业和白手起家的创业精神
C.努力促进正处于“黄金时期”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认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应该以资本主义经济为基础

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封面人物卡内基“不能食力者,必食他人之食,不思创业者,自绝生得之途”等信息可以看出,陈独秀主张学习卡内基艰苦创业和白手起家的创业精神,故B 项正确;A、C、D三项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举一反三
民国“名记”第一人黄远生认为:“盖吾人须知,新旧异同,其要点本不在枪炮工艺以及政法制度等等,若是者犹滴滴之水、青青之叶,非其本源所在。本源所在,在其思想。”黄远生的观点支持
A.魏源的思想B.严复的观点C.陈独秀的思想D.***的思想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19年,关于中西文化新旧问题,有学者说:“物质上开新之局,或急于复旧,而道德上复旧之必要,必甚于开新”;同时有学者则指出:“物质若是开新,道德亦必跟着开新”、“物质上、道德上,均没有复旧的道理!”这两位学者的主张
A.各有合理之处但对西方认识截然相反
B.说明了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和方向开始改变
C.实质上体现了当时中西文化取舍之
D.反映欧战破灭了知识分子对西方的言心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1945年中共中央在一份历史决议中指出:“党内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投降主义路线……拒绝执行共产国际和斯大林同志的许多英明指示……这次革命终于失败了。”1993年起,联共(布)共产国际关于中国革命的系统档案陆续开放,并被翻译介绍到中国。1999年,“陈独秀与共产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2002年经过中共中央书记处审批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写道:“在大革命后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机关犯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对大革命的失败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们有不少脱离中国实际的错误指挥。”
——摘编自唐宝林《陈独秀全传》等
材料二 三部党史著作对建党和大革命时期提到“陈独秀”的次数及其评价数据统计
著作名
总次数
肯定
否定
中性
出版信息
《中国共产党的三十年》
15
1
12
2
1951年出版,胡乔木(时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编写。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
55
6
29
20
1991年出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上册
130
50
20
60
2002年出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
——宣春波 姚金果《统计数据看新中国成立后对建党和大革命时期陈独秀研究之进展》
(1)根据材料一、二,概述党史对陈独秀在建党和大革命时期评价的变化。(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陈独秀评价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我们今日的环境,真是不幸极了:社会的种种组织,风俗,制度,都是过渡时代、‘青黄不接’——新文化未能完全产出,旧道德已宣告***;使得国内的军政、民政以及工商百业,都显出一种黯淡凋零的状态,比之欧洲黑暗时代,也差不多。”这表明,当时中国道德伦理建设存在的问题是(  )
A.尊孔复古逆流兴起
B.除旧而未能立新
C.新文化运动过于强调民主
D.道德伦理规范混乱,出现倒退趋势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民国“名记”第一人黄远生认为:“盖吾人须知,新旧异同,其要点本不在枪炮工艺以及政法制度等等,若是者犹滴滴之水、青青之叶,非其本源所在。本源所在,在其思想。”为解决“本源”问题,近代先进的中国人(  )
A.倡导中体西用冲击“天朝上国”观念
B.改革教育制度培养大批近代化人才
C.宣传民主科学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
D.借用进化论原理阐明男女平等之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