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曾说,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这里批评的是当时某个派别主张(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梁启超曾说,知有兵事而不知有民政……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民……以为吾中国之政教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这里批评的是当时某个派别主张( )A.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B.师夷长技以制夷 | C.军事为主,民生为辅 | D.原封不动地维护封建统治 |
|
答案
A |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史料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材料中梁启超批评某个派别“只知有兵事、朝廷”而不知“民政和国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其批评的是地主阶级洋务派。 |
举一反三
《海国图志》《格物新报》《万国公报》是晚清年间先后出版的影响较大的书刊。以下关于这些书刊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这些书刊均使用西历纪年 | B.这些书刊均为维新派所创办 | C.这些书刊的指导思想均为“中体西用” | D.这些书刊均有介绍西学的内容 |
|
(14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子,由裱糊匠东贴西补,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裱糊,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风小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等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阅读材料一回答: (1)材料中的破屋子指的是什么?(2分) (2)裱糊匠指的是哪类人?(2分)裱糊匠们用什么“材料”东贴西补?(2分) (3)你认为“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的因素是什么? (2分) 材料二 文明之所以进,其原因不一端,而思想自由,其总因也。欧洲之所以有今日,皆由十四五世纪时,古学复兴,脱教会之樊篱,一洗思想界之奴性,其进步乃沛乎莫能御……我中国学界之光明,人物之伟大,莫盛于战国,盖思想自由之明效也……呜呼,居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之时代,而犹以保教为尊孔子,斯亦不可以已乎! ——梁启超:《保教非所以尊孔论》(1902年) 阅读材料二回答: (4)梁启超所说的“今日诸学日新、思潮横溢”有何具体表现?(3分) (5)根据材料并依据所学知识分析中国的战国时期、欧洲的十四五世纪、梁启超所处的时代,有什么共同之处? (3分) |
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以改变中国,经历了“变器-变事-变政-变道”演进。据此回答20~22小题 小题1:“变器”主张出现的原因A.西方工业革命,中国鸦片战争失败 |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 | C.洋人占领北京,太平天国打击 | D.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列强瓜分 | 小题2:将“变政”主张最早付诸实践的是小题3:“变道”就是改变中国传统文化。这一主张是出现在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以民主共和救中国 | B.辛亥革命后,以民主、科学救中国 | C.辛亥革命期间,以三民主义救中国 | D.五四运动后,以马克思主义救中国 |
|
材料一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佐行贾以行兵,兵贾相资,遂雄。 ——《海国图志》 材料二 1898年,康有为出版了《孔子改制考》一书,打着孔子的旗号宣扬维新变法理论,还借用进化论的观点,论证了君主立宪制是符合社会发展潮流的。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教材43页 材料三 要拥护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作者是谁?其著作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二,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维新思想时表现出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哪一特点(2分) (3)材料三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指什么?这次运动的最主要意义是什么(3分) (4)结合三则材料,简述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轨迹。(3分) |
下列刊物问世于近代中国,其中对辛亥革命的发生起到推动作用的是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