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郝延平在《由守旧到革新》一文中谈道:“中国对西方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前的‘夷务”,到七八十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该变化反映了 [    

史学家郝延平在《由守旧到革新》一文中谈道:“中国对西方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前的‘夷务”,到七八十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该变化反映了 [    

题型:0119 月考题难度:来源:
史学家郝延平在《由守旧到革新》一文中谈道:“中国对西方称呼由(19世纪)60年代前的‘夷务”,到七八十年代改称‘洋务’和‘西学’为主。”该变化反映了 [     ]
A.中国人对西方认识的逐步深入
B.中国人由仇视西方到崇拜西方
C.由以中国为中心到以西方为中心的变化
D.对西方外交政策由对抗到和解
答案
举一反三
维新思想与洋务思潮有着本质的区别,根源是 [     ]
A、国际环境不同    
B、阶级基础不同
C、政治目标不同     
D、思想观点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1862年李鸿章给总理衙门的信中以《易经》中“穷则变,变则通”这一命题,极力陈说效仿西方的紧迫性,以变易思想作为变革的理论根据。这从侧面反映了 

[     ]

A、儒学正统地位的动摇      
B、儒学所维系的传统不能变    
C、洋务派是儒学的背叛者     
D、洋务派主张“以夷变夏”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早期维新派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
A、从洋务派中分离出来
B、他们的完整理论推动维新变法运动出现
C、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D、他们提出一些改革主张但没有付诸行动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传教士林乐知曾评价说:“欲自强其国者,徒养多兵,广购兵船枪炮,自谓可以示威,而实与驴服狮皮,终为群兽觑破而丧其身者无异也。”能说明以上观点的论据是

[     ]

A.洋务派,中体西用
B.顽固派,盲目排外
C.维新派,君主立宪
D.革命派,民主共和
题型:河北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争辩,其核心是

[     ]

A.根本目的之争
B.治国方略之争
C.新旧道德之争
D.政治体制之争
题型:0103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