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康有为隐以改复原教之路得自命,……作《伪经考》。其貌似孔也,其心则夷也。                    ——叶德辉《叶吏部与刘先端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康有为隐以改复原教之路得自命,……作《伪经考》。其貌似孔也,其心则夷也。                    ——叶德辉《叶吏部与刘先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康有为隐以改复原教之路得自命,……作《伪经考》。其貌似孔也,其心则夷也。                    ——叶德辉《叶吏部与刘先端黄郁文两生书》
材料二:不以民为重,其一切法制皆务压制其民,故不肯注意于内治。盖因欲兴内治,不能不稍伸民权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材料三:“弱者常为强肉,愚者常为智役。及其有以自存而遗种也,则必强忍魁桀,趋捷巧慧,而与其一时之天时、地利、人事最相宜者也。”“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                    ——严复《原强》和《天演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三,分别概括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的政治主张的特点。(9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主张对戊戌变法的影响。(3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在“百日维新”的政令中有何体现?
(4分)
答案
(1)特点:
康有为: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3分)
梁启超:提出民权思想;(3分)
严复:用西方进化论思想来阐述维新变法。(3分)
影响:阐明了变法主张,宣传了变法思想;动摇了君主专制;奠定了变法的理论基础。(3分)
(2)体现:允许官民上书言事;准许民间创办报纸、学会。(4分)
解析

试题分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二、三,分别概括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的政治主张的特点,材料一中康有为: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相结合;材料二中梁启超:提出民权思想;材料三中严复:用西方进化论思想来阐述维新变法。这些主张对戊戌变法的影响,可根据所学来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的政治主张在“百日维新”的政令中的体现即可。
点评:康有为变法时期编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借孔子的权威宣传新法,托古改制。在维新变法中,儒学成为了宣传新法的工具,孔子也披上了西装。维新变法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主要是在政治上,裁汰冗员,废除八股取士;在经济上设立农工商总局,发展经济;在文化上设立京师大学堂,翻译西方书籍,传播西方思想等。
举一反三
粱启超认为:“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新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这说明维新变法
A.开创了中国科学与民主的先河B.使中国进入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新阶段
C.使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D.促进了近代中国人的思想解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戊戌人士的变革心态与政治策略对戊戌变法的结局具有重要影响。阅读材料:
材料一 窃顷者德人割据胶州,俄人窥伺旅大……臣累上书,极陈时危,力请变法,格未得达。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皇上若决定变法,……今群臣具名上表,咸革旧习,黾勉维新,否则自陈免官,以激厉众志。—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材料二 伯兄(康有为)规模太广,包揽太多,同志太孤,当此排者,忌者、挤者、谤者盈衢塞巷……安能有成?弟私窃深忧之。                  —康广仁《致易一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戊戌人士的变革心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心态出现的社会背景,并说明材料中变法建议难以实行的原因。(5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戊戌人士“同志太孤”的主要变法措施。谈谈你从上述材料中得到的改革启示。(5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康梁维新派提出向西方学习,推动百日维新的真正目的是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B.推翻清朝统治
C.抵御外来侵略D.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维新变法运动的直接目的是(   )
A.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B.发展资本主义
C.救亡图存D.宣传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学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的科学家认为宇宙中有一种物质是弥漫在世界上,无所不在的受其影响,19世纪90年代,谭嗣同撰写了《仁学》,把仁作为世界的本质,说仁统万物,仁统宇宙,仁就是世界的本体。由此可见,维新派思想的突出特点是(   )
A.照搬西方思想学说B.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想相融合
C.固守儒家传统思想D.全面接纳西方自然科学成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