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文中错误的表述是( )A.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文中错误的表述是( ) |
答案
C |
解析
试题分析:甲午战后,在京参加应试的康有为联络的并非各省官员,而是各省的举人,因此参加者错误,故选C。其他各项都正确。 点评:康有为领导的公车上书运动是标志着维新变法由思想发展成为行动。此外,还要掌握维新变法的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实行议会政治。但是为了减少阻力,采用托古改制的方式。虽然失败,但是依然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
举一反三
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说:“(陛下)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这一事件最主要的意义在于 ( )A.使维新思想转变为政治运动 | B.宣传了民权平等思想 | C.直接促使变法的开展 | D.扩大了康有为的社会影响 |
|
1898年1月的一天,在总理衙门西花厅,总理大臣李鸿章、翁同铄、荣禄等对康有为进行问话。康有为把荣禄驳得哑口无言,气得荣禄中途退场。这种现象说明的本质问题是( )A.变法图强是大势所趋 | B.顽固派势单力孤 | C.设立议院,召开国会 | D.民族危机曰益加深 |
|
李鸿章曾对人说:“康有为吾不如也,废制之事,吾欲为数十年而不能,彼竟能之,吾深深愧焉。”使李鸿章感到惭愧的“废制之事”是指 ( )A.改革军事 | B.改官制,裁冗员 | C.设议院 | D.设立铁路矿务局 |
|
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指出:“尽管康有为为中国社会选择了变法维新之路,但当时的中国社会并没有选择康有为。康有为……没有与之相应的物质力量。”作者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 A.变法不符合当时的时代潮流 | B.维新派缺少自己的武装力量 | C.康有为缺乏变法的必要资金 | D.变法缺乏坚实的经济基础 |
|
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只有实行变法才是救亡图存的唯一出路的是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