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分)人类历史上的每次社会变革都伴随着教育思想的体制的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论语》载:“君子不器。”意思就说,作为君子,不应该只是成为一种

(32分)人类历史上的每次社会变革都伴随着教育思想的体制的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论语》载:“君子不器。”意思就说,作为君子,不应该只是成为一种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32分)人类历史上的每次社会变革都伴随着教育思想的体制的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语》载:“君子不器。”意思就说,作为君子,不应该只是成为一种器物,而是能成为多种器物,也就是说应该成为通才。不仅如此,而且要求这个通才要具备较高的道德标准,所以又有“君子谋道不谋食”的古训。这成为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教育和古代君子的不懈追求。
材料二 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谈到教育时指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偏见、权威、需要、先例以及压在我们身上的一切社会制度都将扼***他的天性,而不会给他添加什么东西。他的天性将象一株偶然生长在大路上的树苗,让行人碰来撞去,东弯西扭,不久就弄死了。”
材料三: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妇女***后入公立政府组建的“人本院”赡养,实施胎教,婴儿出世后一律由公立的“育婴院”、“慈幼院”抚养;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人如果患病或因工作受伤致残,可以进入社会举办的“医疾院”,得到精心高超的治疗;人到了晚年,则可进入社会举办的“养老院”、“恤贫院”,受到“公恤”。                                              
——据康有为《大同书》整理
材料四1904年(农历癸卯年)1月13日,清政府公布了由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主持重新拟定的一系列学制系统文件,统称为《奏定学堂章程》,也被称为癸卯学制。这是中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癸卯学制的部分学段情况如下:
学制
教育目标
课程
初等小学堂(规划为强迫教育阶段,儿童7岁进入学龄期后,理应一律进入)
以启其人生之应有之知识,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调护儿童身体。令其发育为宗旨
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
高等小学堂
培养国家之善性,扩充国民之
知识。强壮国民之气体为宗旨
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
中学堂(5年)
 
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 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财、图画、体操等课程。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后,士人为寻求新的出路,纷纷涌向日本,形成留学日本高峰。综合各种文献的记载,1901年底在日留学生约280名,1904年约3000名,1906年达8000名以上,之后人数逐渐减少。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传统教育的特点 (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有教无类”办学思想的进步意义(4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卢梭教育思想的核心。(2分)该书曾遭到当时统治者的禁毁,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原因。(4分)
(3)依据材料三,归纳康有为有关教育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思想根源。(10分)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教育变革对当时中国社会政局的重要影响。(6分)综合上述分析,谈谈你对教育变革的看法。(4分)
答案

(1)特点:注重通才教育和道德培养(2分),进步意义: 打破了奴隶社会“学在官府”、史允许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书面,使平民的子弟也有受教育的机会,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4分)
(2)核心:教育要以人为本,遵循人的自然天性。(2分) 原因:该书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和束缚人性的旧教育制度,具有反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4分)
(3)教育主张:认为教育属于社会福利,建立完整的教育体系,主张文化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培养并重(6分)。思想根源: 继承儒家的大同思想,吸收了西方的民主思想。(4分)
(4) 影响:有利于西方思想技术的传播和近代知识分子群体扩大,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客观上推动了辛亥革命爆发。加速了清朝专制统治的衰落。(6分)
看法 每一次社会转型都推动了教育的体制变革;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教育变革能确保教育自身的发展及其社会功能的发挥。(4分,如果能根据此观点谈到教育的改革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举一反三
光绪帝利用康有为、梁启超进行“百日维新”,希望借此挽救即将衰亡的大清王朝,也使自己避免成为亡国之君,但最终还是失败,其主要原因是
A.“百日维新”所实行的措施违背潮流B.帝国主义列强的干涉和破坏
C.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反对D.袁世凯的暗中告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戊戌变法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主要贡献是
A.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B.实现了中国政治民主化
C.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D.沉重打击了清朝反动统治和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一次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它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
A.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爱国救亡的作用
C.“戊戌六君子”的英雄事迹         D.思想启蒙的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维新变法运动中,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是
A.《孔子改制考》B.《变法通议》
C.《日本变政考》D.《应招统筹全局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戊戌变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变法的首要目的是救亡图存
B.变法得到了农民阶级的支持
C.《定国是诏》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D.变法规定废除科举,改试策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