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根据自己在十月革命的亲身经历,撰写了《震撼世界的十天》。他在书中写道:“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单纯而又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

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根据自己在十月革命的亲身经历,撰写了《震撼世界的十天》。他在书中写道:“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单纯而又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根据自己在十月革命的亲身经历,撰写了《震撼世界的十天》。他在书中写道:“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单纯而又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下列的措施最符合当时人民愿望的(   )
A.《和平法令》B.布尔什维克颁布《四月提纲》
C.《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D.布尔什维克颁布《土地法令》

答案
A
解析

试题分析:1917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资产阶级建立的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引起人民的反对。十月革命后为满足人民的愿望,布尔什维克党颁布《和平法令》,《和平法令》是一个纲领性文件,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公布了社会主义国家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反对并退出正在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号召各国人民掌握自己的命运,支持被压迫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表明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根本区别,掀开了国际关系史上的新篇章。故此题应选A项
点评:在复习“社会主义理论到制度”时,要从宏观上把握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形成发展的脉络,认识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曲折性,理解科学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多种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站在国际工人运动史的高度认识十月革命,比较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异同点;从民主政治的角度认识苏维埃体制,能够正确理解苏维埃体制与西方三权分立体制的异同点,认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本质区别;主要比较中俄两国革命道路的异同点及其原因,说明选择革命道路必须与本国国情相结合的道理。
举一反三
1917年俄国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出现和结束的重要标志分别是:
A.二月革命《四月提纲》B.十月革命《四月提纲》
C.二月革命七月事件D.十月革命七月事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取胜的社会主义革命
B.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
D.推动了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但其结果却超出了民主革命的范畴,具体表现在(  )
A.推翻了沙皇专制
B.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C.工兵代表苏维埃掌握了国家政权
D.临时政府依然参加一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导致1917年11月7日俄国革命时“政权的更迭就像街头换岗一样,波澜不惊”的原因有(  )
①《四月提纲》指出了斗争的方向和策略,影响较大
②临时政府未能满足人民对和平和面包的渴望
③沙皇专制统治不得人心
④布尔什维克党日渐成熟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人认为:“战争,更正确地说,是临时政府没有能力结束战争,成了列宁获得胜利的主要原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社会的各种矛盾
②“和平、土地和面包”是当时民众的迫切要求
③“七月事件”使临时政府丧失了人民的支持
④《和平法令》的颁布是彼得格勒起义胜利的重要原因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