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竞选总统,到“新政”的整个实施期间,美国国内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贵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

从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竞选总统,到“新政”的整个实施期间,美国国内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贵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从罗斯福以“新政”为口号竞选总统,到“新政”的整个实施期间,美国国内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抛弃了美国传统的、至为宝贵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走上了一种类似社会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最终会使美国走上政治‘非民主化’道路。”该观点主要说明了
A.新政没有使美国从危机阴影中走出来
B.新政使美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C.美国国内在解决危机的选择上有分歧
D.新政使美国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反映的是在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的过程中,国内有学者对新政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认为美国的新政是对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否定,而且认为会对美国的民主政治构成冲击,故选C。
举一反三
共和党人艾森豪威尔成为美国总统后说“如果任何政党试图要废除社会保障、劳工法和农场项目,那你就不会在美国历史上再听说这个政党了。”这反映出艾森豪威尔的主张
A.受到罗斯福新政的影响B.与民主党政策逐渐趋于一致
C.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延续了共和党传统经济政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93年,罗斯福总统签署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实施对该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全面发展计划。其“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它将不受那些不相***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这种经营方式
A.表明国家放弃对企业干预B.改变对田纳西河流域国有制
C.抑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D.具有私营企业的某些灵活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美国自由的故事》写道:美国人遇到了“两套对立的自由概念的体系”,一种是“为私营企业”自由服务;另一种是以“一种对财富平等的分享”为基础的“社会化的自由”。事实表明,大多数美国人在1936 年时都接受了这样的观点: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由此可知
A.罗斯福新政体现了第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
B.罗斯福新政体现了“另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
C.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政府应当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
D.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自由代表着从物质的无保障中得到解放”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变化示意图。图中A、B两点间曲线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建立法西斯专政     B.实施罗斯福新政
C.提出杜鲁门主义      D.确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紧急救济拨款法》,实行“劳动福利政策”,国家提供50亿美元的失业救济,组织失业者进行公路、堤坝、桥梁、公共建筑等公用事业的建设。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制度陷入了重重困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蓬勃兴起与加速发展,资本可以随意跃出国界,工会对福利的任何进一步要求和政府扩大福利支出的政策都会促使资本“外逃”,资本“外逃”反过来又加剧了国内的失业压力。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用于消费,既增加了西欧国家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这些国家在对外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国民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福利经济”培养出一批坐享其成的懒汉,诱发了长期困扰西方社会的“福利道德”问题。
——摘自代恒猛《全球化与欧洲“福利国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政府为解决大量工人失业的现象所采取的措施及其历史意义。(4分)罗斯福新政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目的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国家福利制度带来了哪些社会问题?(4分)
(3)综合以上材料,你对实施社会福利政策有何认识。(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