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 清末新政是指1901至1905年(光绪二十七年至三十一年)清政府为维护其腐朽统治而采取的改革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民众在义和

(10分) 清末新政是指1901至1905年(光绪二十七年至三十一年)清政府为维护其腐朽统治而采取的改革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民众在义和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0分) 清末新政是指1901至1905年(光绪二十七年至三十一年)清政府为维护其腐朽统治而采取的改革措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民众在义和团运动中所显示的巨大反抗力量与生命力,使西方列强深为震慑,从此不敢轻言瓜分中国……以慈禧为首的清王朝最高执政集团,在追究并清算“原教旨”式的保守派在庚子事变中的责任之后,出于对权威危机的恐惧,于是一变而为新的改革政策的积极推行者。从庚子事件到辛亥革命以前,清王朝在其最后十一年中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社会改革运动——清末新政。
材料二   清末新政是一场改革运动。它和历史上所有传统君主制下的改革一样,以传统政治权威合法性为基础,运用传统的官僚行政组织手段,自上而下地进行政策创新,在保持既存秩序的历史连续性的基础上,渐进地推进社会变迁和政治结构的自我更新,并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这场新政包括废除科举,创办新式学堂,奖励出国留学,扩展新式军队,改革司法制度和巡警制度,创立地方自治与筹备立宪等等。从现代化的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社会风俗和政治生活与过去几十年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社会利益集团和政治势力开始崛起,这种社会风气的变化,甚至已经影响到内地省份的一些偏远角落。   
——以上材料均摘自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末新政出现的历史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清末新政的主要特点。(6分)
答案
 (1)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为清政府赢得了喘息的机会;(2分)以慈禧为首的清王朝统治集团的积极推动和执行。(2分)
(2)由最高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渐进地推进;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到以预备立宪为中心的政治变革;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给6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回答问题,答案就在材料中。(1)根据材料一中“中国民众在义和团运动中所显示的巨大反抗力量与生命力,使西方列强深为震慑,从此不敢轻言瓜分中国……”可是是义和团运动的作用,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为清政府赢得了喘息的机会;保守派出于对权威危机的恐惧,于是一变而为新的改革政策的积极推行者,可以看出以慈禧为首的清王朝统治集团的积极推动和执行。
(2)形式上:是自上而下地进行政策创新;内容上:包括“这场新政包括废除科举,创办新式学堂,奖励出国留学,扩展新式军队,改革司法制度和巡警制度,创立地方自治与筹备立宪等等。”可知 内容广泛;影响上:由“在这十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社会风俗和政治生活与过去几十年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社会利益集团和政治势力开始崛起,这种社会风气的变化,甚至已经影响到内地省份的一些偏远角落。”可知影响深远。                
举一反三
甲午中日战争前30年间,民族资本的总额只有680万元,而甲午战争后3年,民族资本的总额就增加了一倍多。这时清朝采取的政策是
A.奖励发展工商业B.政府提供贷款兴办实业
C.禁止发展工商业D.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短暂发展,发展最快的行业是
A.烟草业、化工业B.机械制造业
C.面粉业、纺织业D.交通业、冶炼业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大量内迁的民族工业,促进了重庆地区的工业发展,改变了民族工业的布局。而来不及内迁的民族工业则被日军霸占、或被战争所毁。”这一状况发生于
A.鸦片战争时期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一战期间D.抗日战争时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泰来机制面粉厂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迄今已有整整一百年的历史,是泰州最早具有近代意义的工厂,建国后改名为“公私合营泰州面粉厂”。该厂改名的时间可能是
A.五十年代B.六十年代
C.七十年代D.八十年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956年7月,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的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货汽车出厂,这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建设热情。这一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是
A.重工业基础雄厚B.中共八大方针的指导
C.一五计划的实行D.《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